
近年5G应用蓬勃发展,也带动5G渗透率持续增加,但当放眼2030年,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师黄雅芝表示,2030年是6G的时代,也就是不管走到哪里,无论陆海空都有全网覆盖的时代。据估计,M2M(Machine to Machine)传输量在2030年将达到972亿连接数,年复合成长率达31%,数据传输量居高不下,带动网络传输需求,对此,黄雅芝表示,除了传输数据外,6G更被赋予降低能耗,达到永续目标的期待。
从3G发展到5G的历程来看,在3G阶段,标准制定到部署花了15年,4G为12年,5G则是8年,因此在部署时间愈来愈短的假设下,推测在2030年时6G已正式商用,事实上韩国已宣布2026年就会开始6G部署。
6G和5G的差别主要在连接性、传输延迟、定位精度和传输速度等,黄雅芝指出,例如6G的定位精度能小至1厘米,反之5G仅有1米,数据传输速度也从5G时代的每秒1~10Gb,成长到100Gb~1Tb。
若从6G的需求来看,除了上述M2M趋势外,黄雅芝表示,从移动用户数来看,预估将在2030年达到171亿,年复合成长率达4.5%,在数据传输和移动用户的巨量成长下,成为推动6G需求的动能。至于为什么移动用户数超过全球总人口,黄雅芝表示,这是因为有些国家如印度,受限运营商的布局不够完善,若在国内移动时可能需要更换SIM卡才能确保随时联网的品质。
此外,黄雅芝强调,6G除了数据传输需求,6G装置更被预期能降低能耗以达永续。目前预估至少2成的能源会消耗在数据传输,而6G目标是将每传输1个数据为元所耗能量降低至1纳焦耳。同时必须开发超长效电池,或研发可搜集周围能量来发电的装置,省去安装或更换电池的需求。
展望2030年6G新应用,最受瞩目的莫过于太空和地面整合网络(STIN)。黄雅芝表示,6G将整合陆海空网络,打造网络全覆盖环境,其中在太空网络包含GEO、MEO、LEO卫星,将扮演于基站难以建设或修复之处的通讯要角。
不过,张雅芝也坦言,全网融合实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DPP)欲分食既有卫星业者市场,后续仍需观察卫星业者的合作意愿,目前LEO卫星业者对合作态度较为开放。
而在未来5年,卫星通讯需求将带动如车用、物联网应用、手机等领域,陆续加入卫星通讯功能所需芯片和模块,家用卫星通讯上网相关的消费者终端设备(UT)也同样迎来需求。
责任编辑:陈至娴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