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贵金属靶材半导体关键材料跻身7纳米等先进制程供应链的光洋科,随着台积电3纳米正式量产,后续营运成长动能备受市场关注。
光洋科2022年前三季工缴(加工收入)营收达新台币42.4亿元,年增8.8%,带动第3季毛利创下同期新高。光洋科董事长黄启峰表示,未来5年,前端半导体的工缴年复合成长率预估可达50%,前端半导体工缴占整体营收比重估将由4%拉升至20%,可望带动整体工缴营收年复合成长达双位数。
受贵金属价格影响,光洋科2022年前三季营收为206.3亿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11.4%,但主要获利来源的工缴营收则年增8.8%至42.4亿元,带动毛利年增4.5%至28亿元。除工缴营收带动获利成长外,整体生产效率也进一步提升下,营业利益亦年增14.7%来到13亿元。
以产业别来看,前三季硬盘、半导体、面板产业的工缴营收比重分别为44.3%、27.1%、10.3%。
光洋科总经理黄启峰5月由马坚勇手上接下董事长大位,接下来将全力冲刺半导体靶材市场。期间受到关注的是,对于供应链策略一向低调中立的台积电,面对光洋科争斗愈演愈烈,罕见公开声明力挺由马坚勇领导的经营与技术团队。
据了解,能让台积电出面喊话的就是光洋科拥有台积电7纳米以下薄膜沉积制程所需靶材,为先进制程中关键材料成员,且随着芯片复杂度提升带动材料需求成长,因此台积电希望光洋科营运维稳,经营与技术团队不要出现变化。
另针对终端需求下降的疑虑,黄启峰表示,硬盘产业的确受到短期逆风影响,但随云端时代来临,市场对于大容量硬盘的需求将愈来愈高,未来仍看好硬盘产业长期成长动能成长性。在前端半导体方面,光洋科持续争取更多的市占率,营收比重目前不大,因此较不受市场终端需求波动影响。
光洋科对长期前景仍抱持正面想法,最主要受惠于三个主要的产业趋势:一是电子产品越趋复杂,并将需要更多合金及更新颖材料作为解决方案;第二是对于在地供应链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第三则是产业愈来愈重视循环经济。
黄启峰看好随着专为半导体领域客户设置的塑性成型中心完工,客户验证稳步推进,新产能将逐渐放量。未来5年,前端半导体的工缴年复合成长率预估可达50%,前端半导体工缴营收比重将从4%上升至20%,可望带动整体工缴营收年复合成长达双位数。
责任编辑:朱原弘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