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国内网络大厂,近年来前仆后继「跨界」涌入芯片产业。面对芯片高昂的投入成本,独立融资分拆似乎正成为一项最佳选择。阿里巴巴旗下芯片设计公司平头哥是否独立,一直是业界关注焦点。从近期高层说法可推测,阿里巴巴对分拆平头哥持开放态度。
2022年5月,平头哥要从阿里巴巴独立的传闻甚嚣尘上,然而在进入6月以后,又出现不独立的反转消息。近期,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平头哥仍有独立融资的可能,「我们今天没有说不融资,也没有说一定要怎么样,我们在探讨一定的可能性」。
业界人士表示,平头哥独立的消息,一定程度上与团队流动有关,包括服务器芯片等团队已经走了一些人,主因在于2021年,CPU、GPU等高端芯片市场非常火热,人才相当紧俏。面对团队人力流失严重的问题,张建锋表示,会考虑一些对策,保持平头哥独立融资的可能性。
由于芯片开发周期非常长,人力物力成本投入很大,甚至面临极高的失败风险,这也是平头哥想要对外融资的关键因素之一。业界人士指出:「大芯片业务非常烧钱,而且差不多前5年没有任何产出,因此有足够的资本才能做。华为海思之所以成功,也是一直持续往里头砸钱。另外,就是在中间阶段能够挺住,有钱持续进来。反正芯片设计企业,10年肯定能见分晓。」
百度芯片部门拆分在前
在平头哥之前,已有网络公司拆分旗下业务的经验可借鉴:百度智能芯片及架构部经独立融资以后,2021年6月分拆成立昆仑芯科技。这也是继「小度」业务之后,百度进行的第二个分拆独立计划。外界分析,芯片需要高投入,本次分拆将有利于百度本身人工智能(AI)业务的健康发展。业务独立之后,百度整体估值会变高,AI公司形象将会十分明显。而从芯片产业来说,很多公司将会面临一个更强大的竞争对手。此外,昆仑芯独立后,会被视为具有中立性质,获得更多市场机会,而非只能将客群限缩在「百度系」当中,业务营收方式也会变得多样化。
昆仑芯产品主要应用于AI,与GPU类似。业界人士分析,百度的公司规模跟阿里巴巴、腾讯差距很大,因此无论是数据中心规模,还是AI芯片、GPU的使用量,都远远不及后两者。同时,AI芯片是随服务器一同更新的,而现在服务器的更新周期,有些从过去的3年延长到5年,因此百度内部需求已不足以支撑昆仑芯的发展,需要对外输出才有经济效益。
与昆仑芯相比,平头哥的情况又有不同。业界指出,平头哥若想对外融资并不容易,因为其首要目标是为阿里巴巴设计芯片,而外部投资人普遍不愿意为此出钱。另外,由于美国将国内高算力芯片列入管制范围,在此领域耕耘的平头哥、壁仞科技等公司也不得不低调。壁仞一名资深工程师坦言,传输速率的计算方式有很多种,壁仞为继续委托台积电生产,已自动调低运算速度。因而此次阿里巴巴暗示平头哥融资分拆的可能性,或许也是受到禁令影响。
芯片公司欲借力资本 分拆潮升温
除了网络企业以外,不乏多家企业同样坐上分拆上市的「特快列车」,包括比亚迪分拆比亚迪半导体、歌尔股份分拆歌尔微电子、中兴通讯分拆中兴微电子独立等。业界人士认为,在中美关系和国内国产化背景下,近年来半导体产业弹性比较大,市场需求旺盛、供应链企业业绩明显提高。未来随着注册制度全面推行,A股的不断扩容和机构对半导体优质资产吸引力将不断增强,预期半导体链优质资产分拆上市将成为未来潮流。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表示:「在政策支持下,分拆上市成为企业提升自身绩效或总体市值的选择之一。」分拆上市利于战略投资者直接参与投资。单一企业资源能力有限,分拆上市可以更好的拓宽融资管道、提高现金流,同时有利于增强子公司实力,助其获得更多外部资源,提升专业化经营水准。
责任编辑:毛履万亿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