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目前汽车产业只是晶圆厂的“小客户”?
来源:周宇哲 发布时间:2022-11-14 分享至微信

集微网消息,据Digitimes报道,根据管理咨询公司Alix Partners的分析,目前汽车芯片的短缺和相应的高价格可能会持续两年,主要是由于晶圆厂缺乏向汽车领域转移或扩张的动力。即使计划进行转换或扩展,该过程也需要时间并且不会很快可用。


从晶圆厂的角度来看,汽车行业只是半导体芯片的小买家,约占全球产能的6%到10%,此外,汽车芯片为晶圆厂创造的利润率比消费芯片低11个百分点/工业客户。因此,半导体行业向汽车行业的扩张一直很缓慢。


如果我们划分汽车半导体领域,主要供应商是国际IDM,包括英飞凌、NXP、瑞萨、TI、STM、Onsemi等。如果产能不足,就会外包给Global Foundries等晶圆厂。


在以传统汽车制造商为主导的供应链结构中,汽车供应商的利润不会经历


ICT行业的高潮和低谷。日本汽车制造商在控制供应链方面一直是最有效的。为了保证整个供应链的稳定运行,他们甚至在上游材料上进行投入以控制成本。因此,他们的材料供应不会受到整体环境的影响。


实际上,汽车电气化的到来,意味着供应链正在慢慢打破传统运作。然而,深度合作伙伴关系大多保持不变,并且继续包括新的合作伙伴。短期内,汽车芯片短缺将持续存在,因为晶圆厂转换为汽车级工艺需要时间。


台积电在美国和日本的新工厂,以及传闻计划在欧洲的新工厂,都被认为与未来的汽车芯片有关。英特尔和三星电子等其他公司也已经跨入汽车芯片领域。地缘政治在这里也发挥了作用,因为在许多国家,汽车行业与整体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汽车芯片需求,许多晶圆厂一直在投资资金来规划新工厂,但这些都需要时间来建设。据Alix Partners估计,到2026年,汽车芯片的需求将显着增加。电驱动所需的模拟芯片将增加75%。 MCU将增加30%。相比之下,半导体制造业只会分别增长56%和12%。


这种短缺要到2024年才能缓解。目前,从订购到交货的平均时间约为六个月,是平时的两倍。


[ 新闻来源:集微网,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