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产业变局之际,这家头部基金储备了新“弹药”
来源:李沛 发布时间:2022-10-20 分享至微信

集微网消息,随着资本市场“热钱”潮起潮落,半导体赛道投资正经历深刻变化,根基深厚的优秀产业投资机构,则正展现出穿越周期波动的强劲动能。值此变革时刻,上海临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重磅宣布第三期主基金完成首次关账,最终募集规模预计15亿元人民币。



本期主基金募资规模明显放大,首关金额已接近临芯投资二期主基金募集总规模,凸显LP热情与期待,首关LP名单上机构堪称豪华,其中既有初次携手的国家级母基金-国投创合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也包括已合作多年的厦门建发新兴产业股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地方国资背景母基金。值得注意的是,本次LP名单中还有安徽迎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民营资本身影,进一步证明临芯投资市场化运营的能力备受肯定。


在一级市场热钱涌入、半导体估值暴涨、泡沫也伴随之浮现、经济周期和疫情带来二级市场大幅震荡、半导体估值趋向理性及结构分化的周期循环中,投资半导体更需正视国内外差距、保持理性、把握周期规律和行业特点。本期基金将保持临芯投资一贯特色,聚焦集成电路及下游热点应用领域的真正“硬科技”,以逐步缩小与世界领先国家的差距。


盲池基金显“成色”


根据清科数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基金新募集金额为7724.55亿人民币,同比下滑10.3%,二季度单季更是出现罕见的募资规模环比下滑,创2020年四季度后最低记录。


在规模下降的同时,LP出资也普遍更乐于投向专项基金、项目基金等非盲池基金,因其投资标的、投资周期、退出路径、预期收益更具确定性。


在这样的整体环境下,设计为盲池基金的临芯三期主基金却能够顺利完成大额首关,彰显了临芯投资在LP眼中的不凡“成色”。


本期基金核心LP-扬州经开新兴产业发展基金表示:“临芯对集成电路产业布局具有独到的前瞻性和全面性触角,以及境内外并购整合的策略和能力,而扬州经开母基金旨在以基金为抓手促进扬州经开区创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两者的合作将致力打造扬州经开区国有资本在产业引导与投资收益双向需求的双赢典范。”


临芯投资合伙人、CEO宋延延向集微网表示,三期主基金的募集期恰遇上海疫情封控以及国内二级市场半导体相关个股剧烈波动,主基金首关的优异成绩,一方面离不开持续看好临芯发展、长期合作的战略LP襄助,如建发新兴产业投资作为临芯长期合作的老LP代表,与临芯因为澜起项目结缘已有7年,两家机构在同一年起步,相互见证了对方的高速发展,互相欣赏,在发展中不断加深合作,增进理解,相互成就,此次在临芯三期主基金发起设立之际,建发再次倾情参与。


至于此次首关名单上新加入的LP,宋延延指出,对临芯专注、专业精神的认可,对临芯投资理念的认同,对临芯投资业绩的欣赏是这些机构出手的三大原因。如国投创合作为知名的国家级引导基金,此前在诸多项目与临芯发生过交集,相互熟悉,但是一直未能在基金中有合作,此次借临芯三期主基金平台,两方终于牵手同行。


正如宋延延所总结的,运作规范、团队专业、战绩出众,是临芯在募资环节“无往不利”,能够不断扩大出资人“朋友圈”,稳健穿越资本市场周期的三大原因。


成立于2015年5月的临芯投资,明确定位于“专注于集成电路的产业投资平台”,其核心团队曾先后发起并主导了澜起科技、豪威科技等海内外瞩目的重大并购项目,是国内最早开展集成电路领域海外并购的投资机构之一,在临芯已投项目中,已有13家企业实现IPO(含主板,科创板,创业板,Nasdaq等)上市或已过会,另有5家企业已递交上市申请,目前处于审核阶段,层出不穷的经典案例,使临芯在国内集成电路投资机构的行业头部地位凸显,投资能力和业绩也得到行业和资方的广泛认可。


临芯进入投资期的前两期盲池基金同样成绩斐然,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成立于2018年的首期主基金IRR达到37.26%,DPI也已达0.48,在“长坡厚雪”的硬科技领域投资中属于上佳表现。



“临芯模式”的启示


用做产业的思维做投资,是临芯取得优异投资成绩的重要原因。


临芯参与被投企业融资后,绝不会坐等财务回报,而是基于其对标的所处产业链纵横位置、生命周期发展阶段洞察,主动梳理对照公司所需发展资源与现有禀赋差异,依托其产业内外的雄厚“朋友圈”赋能被投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充分将企业自身或所处赛道的发展潜力,兑现为实实在在的业绩。而在被投企业更好发展,实现价值提升的过程中,临芯也自然而然地为LP创造出超额收益。


这样的模式,无疑对投资机构自身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如果投资人自身对企业经营、产业格局和市场竞争缺少足够理解,其对被投企业的“赋能”只会南辕北辙,效果适得其反。


与其他平台创始人多为纯技术背景不同,临芯的创始人李亚军先生,在创立临芯投资之前就长期担任大型微电子央企CFO,兼具深厚的财务和产业背景,具备全球化视野及丰富的操作并购类大项目经验,对财务回报有极高的敏感性,并且在操作手段的灵活性上极具经验。


例如李亚军履新联芯科技CFO之初,大力推动员工持股计划,在十多年前的中国半导体产业界堪称创举,极为有效地调动激发了公司团队积极性;而在澜起科技私有化这一经典案例中,李亚军又推动了澜起管理层、基金方、央企中电集团“三分天下”的股权架构安排,妥善解决了控股权与公司经营决策权的平衡。


与其他平台对管理规模的极力标榜不同,具有深厚资源的临芯却长期坚持“小而美”的精品投资机构定位,保持舒适的管理规模小步快跑,追求质量胜过数量,避免管理规模过快“催肥”带来的投资动作变形,把精力聚焦于快速响应项目需求、持续赋能投资标的价值提升,周到满足LP需求。


例如临芯原创的并购方法论:价值发现(搬砖头)、海外技术嫁接中国市场(架桥)和整合重构(搭积木),无不建基于其团队深厚的管理和财务领域经验,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价值发现指充分利用全球不同市场的估值差异,如临芯主导的澜起科技的私有化;海外技术嫁接是指把海外的技术和中国的市场相结合,灵活响应市场需求,降低运营、研发成本,比如思睿博;整合重构则是将产业资源重新组合,突破瓶颈,打造细分领域龙头,比如光彩芯辰。


值得一提的是,纵观美国半导体产业黄金时代所活跃的专业投资机构,红杉和凯鹏华盈无疑是两大典型代表,有趣的是,这两家机构的“基因”,却多少与公众对产业投资的“理工男”想象有所差异。红杉创始人Don Valentine是销售出身,最初从航空航天“跨行”进入半导体产业,而KPCB尽管创始人Eugene Kleiner等多为技术专家背景,但带领该基金踏上新台阶的John Doerr,同样是从极为成功的业务岗位转入风险投资领域。


这样的案例表明,半导体领域投资机构想要实现“基业长青”,在对技术的理解和对商业的理解上,需要做到“两条腿走路”。


在当下活跃的我国半导体产业头部投资机构中,临芯投资实践,同样也折射出这种产业投资深度赋能被投企业的独特“基因”。


穿越周期之辨


用做产业的思维做投资,赋能被投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用做投资的视角选企业,实现价值提升,为LP创造超额收益,在这样持续的良性循环下,临芯建立起了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这样的优势,也将在临芯未来发展中进一步凸显其价值。


随着三期主基金完成首关,也标志着该期基金将转入投资期,而与募资环境的变化同步,股权投资当前也出现了“风向”变化。


此前数年地缘事件对国产替代进程的加速,以及科创板开板带来的国内股权投资“大循环”打通,推动半导体投融资热度持续高涨,同时不可避免也催生了部分赛道的估值泡沫和滥竽充数。


在今年经历新一轮疫情以及国内二级市场剧烈波动后,当前半导体产业部分赛道估值已有所下行,这样的趋势,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将延续。


宋延延向集微网分析,除去宏观经济形势整体影响,半导体赛道投资未来一段时间主要受两大因素制约,其一是科创板开板三周年,大量限售股到期解禁,市场面临基金退出等因素带来的减持压力;其二是消费电子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砍单降价事件频发,造成产品重点布局相关领域的半导体企业二级市场股价低迷。


面对上述情况,宋延延表示,临芯投资依然看好国产替代带来的存量市场以及信息、新能源等产业革命带来的增量投资机会,当前的调整是阶段性的和结构性的,对未来产业的良性发展也有好处。


参考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周期规律及当前内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包括主基金三期在内,临芯对管理资金的运用也会适时调整策略,宋延延举例称,目前高端车规级芯片、光电等细分产品品类,以及设备、材料等产业链环节仍面临供需落差,有不少空白领域尚待国内企业填补;而在投资阶段上,临芯将向两端延伸,更加注重门槛较高的细分赛道上投早投小,以及强化并购整合。


宋延延展望,随着中国应用市场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及国产替代逻辑,带动中国半导体企业数量快速增长,随着周期变化,预计在未来的2-3年内,将迎来并购整合的浪潮,产业潮流将由数量发展转变为质量发展,由内生发展转变为内生和外延发展并举。


事实上,除了半导体产业内市场主体的重组,半导体赛道投资机构,恐怕也将经历一场充分的优胜劣汰与格局重塑,头部机构与跟风式的后发机构之间,将拉开越来越大的业绩和规模差距,在企业并购重组领域有深厚经验和优异战绩的临芯投资,有望在这一进程中收获更多机遇。


结语


三期主基金首关,是临芯投资发展进程的又一个里程碑,对近来面对周期变化颇有“风声鹤唳”之感的半导体产业,也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与其空谈危机,不如实干兴业,这或许是对当下半导体周期的热烈讨论中,业内人士所需秉持的态度。


在中国半导体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换期,半导体产业投资,也将从“一哄而上”的跟风走向分化,头部机构必将受益于马太效应进一步加速壮大,而临芯投资,无疑在这一头部机构名单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即将到来的并购重组时代,这家操盘大项目的“老手”又将端出怎样的震撼案例,令人倍感期待。


[ 新闻来源:集微网,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