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43名美籍国内半导体企业高层 未来去留恐抉择
来源:蔡静珊 发布时间:2022-10-17 分享至微信


美国发动对国内新一波科技制裁,规模为史上最大,除了出口限制以外,还包含美国人未经许可,不得参与支持国内先进芯片开发与制造的人才相关措施。据华尔街日报(WSJ)报导,目前至少有43名美国公民,在16家国内半导体上市公司担任副总,甚至是CEO、董事长等高端管理或董事会职位。


据称,这些人士大多先是在硅谷半导体企业,或半导体制造设备企业工作多年后,才接着转往国内,诱因包括国内政府于2008年开始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俗称千人计划)。


中微半导体包括董事长兼CEO尹志尧在内,共有7名现任高端管理职与核心研究人员是美国公民。中微半导体

中微半导体包括董事长兼CEO尹志尧在内,共有7名现任高端管理职与核心研究人员是美国公民。中微半导体

举例来说,在上海上市的国内蚀刻设备大厂中微半导体,包括董事长兼CEO尹志尧在内,共有7名现任高端管理职与核心研究人员是美国公民。尹志尧曾在英特尔(Intel)、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等硅谷企业工作20年之久,包括担任过应材亚洲总部技术长。中微的技术虽然仍旧落后于应材、科林研发(Lam Research)等美国业者,但被视为国内业界的明日之星。


国内快闪存储器设计业者,万亿易创新副董事长舒清明与副总经理程泰毅,皆为美国籍。拥有台积电等客户的涂布设备大厂芯源微电子,日前也向投资人透露,正在评估美国新规定的影响,其执行董事陈兴隆持有美国永久居留权。


国内设备业者北方华创曾下达警示,要求在国内的美国员工,暂停与可能受美国新规限制的客户工作往来,但这些员工据称会继续执行其他工作。此外,美国新政也可能影响到,在美国设立营运据点的国内企业员工,例如于加州设有办公室以及十多名员工的NAND大厂长江存储。


美国企业谘询机构Control Risks分析,新制裁措施可能迫使,许多这类任职于国内企业的高层人士,在保留工作与继续持有美国籍或永久居留权之间做出选择。



责任编辑:范维君



[ 新闻来源:DIGITIMES科技网,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