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比李想更渴望L9大卖
来源:芯世相 发布时间:2022-06-29
分享至微信
01
激光雷达:
从无到有的增量零部件

理想L9激光雷达作用演示

02


03
智能化浪潮:
车机代工厂的第二曲线
理想为L9集成了两颗英伟达OrinX芯片,推出了总算力达到508TOPS的计算平台,来驱动被寄予厚望的理想AD MAX智能驾驶系统。不过在发布会上,理想并没有提到背后的国产集成商——德赛西威。
德赛西威是英伟达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首家、也是唯一的Tier 1 合作方,无论是小鹏P7基于Xavier芯片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还是理想L9基于OrinX芯片的自动驾驶平台,集成方案均出自于德赛西威之手。
这家公司在2016年正式成立智能驾驶事业部,但在此之前,德赛西威主业是攒车机。
历史上,德赛西威非常擅长绑定外资“大哥”。其前身中欧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先后经历了飞利浦、威迪欧、西门子、大陆集团数个外资股东。董事长陈春霖曾经也是在新加坡飞利浦的指派下,来到惠州担任中欧电子工业总经理,随后留下来成了国内第一位外籍国企董事长[7]。
长期与外资公司合作,使德赛西威在吸收外资技术,整合方案以及做配套研发方面十分精通。在2010年成为全资国企后,德赛西威与德州仪器火速合作,从车载收音机改做车机集成[8]。

德赛西威之前的主力产品
但可惜车机、电子仪表盘等产品的芯片来自国外,功能由整车厂定义,整套方案附加值低,因此即便做成国内龙头,也依然得不到二级市场的认可,市值一直徘徊在一两百亿左右。
直到2018年,德赛西威、英伟达、小鹏汽车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搭上了英伟达与新势力的快车,德赛西威的股价从2018年末不到18元,涨到了超过150元,市值也随之起飞。

在搭上英伟达与新势力的快车后,德赛西威股价上涨情况
在业务上,德赛西威智能驾驶产品中与英伟达绑定的IPU03/04价值量最高,且近两年该领域的业绩增长速度极快,2021年,其智能驾驶产品线营业额13.87亿元,暴涨94.78%,收入占比也从前一年的10.48%提升至14.50%。
随着近年来上汽智己、蔚来ES7、理想L9等车型的亮相发布,车企对于智能驾驶产品的需求越发旺盛。德赛西威2021年收获120亿元新项目订单,其中智能驾驶产品订单达到40亿元,占比1/3[9]。
不过与英伟达的强绑定,也让德赛西威的盈利能力受到质疑。2021年,德赛西威被市场赋予高估值的智能驾驶产品业务毛利率仅有20.78%,比智能座舱业务还要低4个点。相比之下,英伟达去年毛利率超过60%[10]。
这样的利润率对比,不说是类似苹果和富士康,那至少也是高通、联发科和小米、OV的关系。
德赛西威很显然也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2018年开始,德赛西威一边强化自身在智能驾驶产品线上的集成能力;另一边也在加强与高通、华为、德州仪器等企业在智能座舱和ADAS等领域的合作,以此减弱上游供应商过于集中的风险。
在智能驾驶计算平台之外,德赛西威通过投资与自研补齐了360环视摄像头、毫米波雷达、V2X、激光雷达等产品线;与车企合作方面,德赛西威也开始利用自身集成商的能力为一些非龙头车企补齐Know-how的缺陷。
04


04
尾声
在智能电动化革命之前,中国对零部件的投入度和关注度明显不足,导致中国汽车工业饱尝了零部件空心化的苦果。
2018年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汽车中,中国只占了六席,排名最高的还是做内外饰件的延锋。
智能电动车对燃油车的颠覆,使得50%的传统零部件体系面临重构,包括三电系统、也包括智能网联涉及的芯片、功率半导体、操作系统、激光雷达,高精地图、AI算法等,这种变化给了中国在零部件领域补课的机会。
造车新势力的品牌向上,带来的意义其实远不止为越来越多的有钱阶层提供了可以选择的国产品牌。更重要的是,他们作为终端品牌在技术上的探索,能够驱使一批国产供应商成熟乃至腾飞。
汽车强国的本质,应该是供应链的强国。
[ 新闻来源:芯世相,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芯世相
开创IC领域,共创美好未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9月汽车产销创新高,新能源车占比近半
2025-10-14
我国实现L3、L4自动驾驶需哪些条件?
2025-09-28
台湾四大代工厂9月营收创新高
2025-10-09
大立光9月营收超62亿,新机拉货助力表现
2025-10-05
热门搜索
英伟达反超苹果,台积电最大客户换人
华邦电董事长:存储产业2~3年内供需重获平衡
安世中国发布致客户信
华为
台积电
中芯国际
联发科
高通
英特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