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微网消息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后,不论是车企还是供应链都在疯狂“锁”资源。前有多家车企购买锂矿并与动力电池企业合资建厂,后有手机产业链厂商以零部件、系统供应商等身份与车企深度绑定。
受中美贸易冲突、市场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华为和苹果在高端手机市场的PK暂告一段落,不过随着两家企业对汽车市场的布局,新的擂台也拉开了序幕。
可以看到,以华为、苹果为代表的两家手机终端品牌现阶段虽然没有推出汽车品牌,但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以车载操作系统供应商的身份扎根市场。
不同于消费类电子产业链软硬件供应商各司其职的局面,车载类的产品将“软硬结合”的技术路径发挥得更淋漓尽致。
据悉,目前华为HiCar已经支持:沃尔沃、吉利、比亚迪、长城汽车、长安、奥迪、一汽、广汽、北汽、奇瑞、江淮、新宝骏等多个汽车品牌,适配车型超过150款。
另外站在终端的角度来看,搭载新的操作系统也是部分传统车企的寻求创新之举
“华为和苹果无疑都是消费电子市场竞争的优胜者,对目前用户的需求、市场的需求都有很强的把控力,所以传统车企通过搭载这两家企业提供的操作系统,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给自身产品带来新的活力。”该厂商补充道。
除了品牌端,在零部件环节也出现了手机和汽车产业更深层融合的趋势。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莫过于立讯精密斥资百亿收购奇瑞控股第一大股东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股份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权一事。
今年3月,三安光电也携手理想汽车共同成立了苏州斯科半导体有限公司,主要专注于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车规芯片模组的研发及生产,此次项目落地也是理想汽车针对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新领域的重要布局。
其实不仅上述两家企业,前文提到的零部件厂商还对集微网透露:“我们最近接触的一些给整车做配套的工厂,他们也希望能引入其他电动车相关的产业资源。大家都在抢资源,这目前在汽车产业中已经形成了很明显的趋势。”
在当前经济景气度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带有“快节奏基因”的手机产业链厂商融入或许还将更进一步催化智能汽车市场的发展。
或下载爱集微APP阅读

点击下载爱集微APP
打开半导体新闻阅读新方式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