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宇宙(Metaverse)热潮盛起,带动各类增实境(AR)技术应用百花齐放,头戴式装置之外,将虚拟信息与实体景物融合的透明显示互动技术成为各家厂商重点布局领域。随着Touch Taiwan 2022展会结束、全球显示技术盛会2022 SID显示周(Display Week 2022)接棒登场,Micro LED结合智能车舱应用开发成为产业焦点,而透明显示器不仅恰好展现了Micro LED的特点及优势,在车载及智能应用导入量产的脚步也有望加快,更能强调显示沉浸感的体验升级。
Touch Taiwan解密大未来(上) 看元宇宙、Micro LED、第三代显示器各自绽放
錼创无心插柳 迎来透明Micro LED新契机
随着Micro LED大尺寸家用电视2022年持续酝酿发酵,錼创科技延伸Micro LED车用显示作为下一阶段的成长重点,CEO李允立指出,初期研发Micro LED技术时,总想要对比过去产品,去思考新技术可以应用到哪里,但无意间尝试应用在透明显示器的构想,却意外创造出新的商业开发机会。
透明显示技术发展至少约有十年以上,相较于TFT-LCD透光率偏低,过去外界认为OLED有机自发光层的透明特性可望成为主流技术,但OLED的发光亮度及透明度却面临先天限制,直到Micro LED横空出世,足以同时解决高透明度及高亮度的问题。
李允立回忆,第一次做出透明Micro LED显示器的样品时,虽然内部都觉得非常兴奋,但「事情跟我们想得不一样」,展示给多位显示器大老却换来没有用处的评语,当时放眼望去的确也想不出Micro LED透明显示器能够用在哪里,只好决定挑战国际舞台前往SID显示周参展,没想到却开启了另一扇门。
透明Micro LED显示器初次亮相,就吸引了多家欧系高级汽车大厂的关注。李允立表示,后来才逐渐明白顶级车厂对于新兴显示技术的需求若渴,进而体悟到,虽然自己不知道新技术要如何应用,但其实很多终端应用厂商是早就有潜在新构想,却苦无适合的技术发展,也让Micro LED车用新机会出现,相信Micro LED及透明显示器在未来车的显示发展将至为关键。
虽然过去车厂供应链在新应用导入态度十分保守,但电动车及自驾车时代来临,对于汽车龙头大厂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对于采用新技术及新应用开发也更为急迫,錼创在Touch Taiwan 2022首次亮相的9.38寸透明Micro LED显示器,虽是过去与国内面板厂天马合作开发的车用产品,在第一代透明度约60%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穿透率至65~70%,已符合车厂要求的70%穿透度规格,分辨率为960×480,看好在Micro LED发挥柔性显示与透明显示的优势,未来智能车舱显示可出现在车内外各区域。

相较于车载抬头显示器(HUD)投影显示等新应用需通过法规严格要求,透明Micro LED显示器导入汽车侧窗可望延伸出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与使用体验,对内可提供在车舱内观看影像或虚实融合的信息,对外也可应用于共享汽车或商业广告信息显示。
李允立认为,当车窗透明显示器跟行车安全性较无关,设计开发速度有望较快,但新应用并不是瞬间能发生的,目前关键在于能否提供足够量产能力,虽然可作为概念车或小量供应给非常昂贵的顶级车款,但现阶段仍无法供应到数万辆车的量产供应规模,必须搭配整体产业生态及供应链量能建置同步到位。
隆达Micro驱动IC 另辟高亮度、高穿透率优势
富采集团旗下隆达Touch Taiwan 2022展出5.1寸透明Micro LED显示器,为隆达电子与X Display再度合作的产品,采用RGB Micro LED,晶粒尺寸8×15μm,虽然隆达来自于友达集团,但此款透明Micro LED显示器并未采用TFT驱动设计,而是以主动式Micro驱动IC结合透明玻璃基板,穿透率大于70%,分辨率为320×160,亮度可达3,000nits。
虽然Micro IC驱动的显示亮度可望优于TFT驱动,但单颗IC对于一组RGB LED像素的设计,可能导致成本更加昂贵。对此,隆达认为,当Micro IC如同LED越做越小,成本可望下降,且驱动IC尺寸微缩,并与Micro LED放置在同一侧,只需要简单线路来控制RGB Micro LED的电流与时序,不需要复杂的控制驱动IC方案,未来成本将持续下降。

对隆达来说,Micro驱动IC方案将适用于部分无法取得TFT资源的应用客户,且透过简单电路和SMD技术即可进行设计,至于采用COB(Chip on Board)制程能让LED光源排列紧密,将让显示器达到高ppi值,且高穿透率及高分辨率Micro LED有机会应用于车载抬头显示。
目前巨量转移良率已可达到99.5%以上,但LED坏点返修将影响后续良率及成本,且制作难度较高,预料有机会在4~5年后进入量产时程。
友达透明Micro LED显示 导入终端应用在即
友达于Touch Taiwan 2022及2022 SID显示周均携手錼创展出多项Micro LED技术新品,包括12.1寸驾驶仪表板、9.4寸柔性双曲面中控仪表板开发,及高分辨率163ppi全彩可拉伸Micro LED显示器等,展现在车用显示布局的强烈企图心。
透明显示器部分,则展出17.3寸透明Micro LED显示器模块,分辨率达1,280×720,相当于搭载400多万颗Micro LED,穿透率62%,亮度达到3,000nits,友达将101商业大楼搭配透明Micro LED显示的烟火动画,结合眼球追踪功能,当观赏角度移动时,烟火动画也会同步移动,维持在视线前方呈现,并在显示器表面进行雾化处理,达到降低反射干扰的效果,主打可作为未来自驾车的车窗型显示器。

友达表示,透明显示器的挑战在于如何实时反应人眼互动,也就是在不同角度观看时,需要将信息与视线角度对齐,故与工研院合作开发脸部识别与视野追踪、虚实融合互动技术,而搭配Micro LED显示技术可进一步发挥两大特性。首先是Micro LED微型尺寸能在剩余空间整合传感器;其次,由于Micro LED能在短时间内达到高亮度显示,因此在没有发亮的空余时间里,可利用空档进行传感器整合,例如镜头传感器能够抓取人脸影像进行判读。
据指出,友达的透明Micro LED显示器已取得政府标案订单,将在2022年底实际搭载于终端产品,届时将应用于高雄旗津渡轮的智能船舶观光游船窗屏导览系统,并整合工研院虚实融合技术与系统整合,未来不排除进一步应用于大众捷运车窗显示等公共领域。
工研院偕友达「让墙壁隐形」 虚实融合影像信息
工研院表示,与友达合作的透明Micro LED智能窗,不仅能依照使用者视线提供景物导览信息跟虚实融合的影像信息,也规划将虚实融合方案应用在友达开发的LED情境墙上,如同将墙变隐形,让参观游客将户外景色尽收眼底,而「抗晕眩信息显示技术」将整合景物GPS座标定位与视线追踪,可依乘客视线提供正确的景物导览信息,透过水平参考图像抗晕眩的信息显示技术,有82%乘客晕眩症状获得改善。

由于既有透明显示器常有背景影像模糊问题,工研院研发低绕射透明AM Micro LED技术的制程可兼容于面板厂既有制程,背景光源绕射强度仅不到1%,大幅提升显示器背景影像清晰度,面板绕射光斑强度仅0.92%,黄化指数≤4,减少面板色偏现象,拓展智能透明显示场域,因而获得2022「显示器元件产品技术奖」的「卓越技术奖」,目前已技转相关厂商。
业成透明显示器 强调人与环境互动
作为触控面板厂商,业成从触控贴合的显示技术切入,展出透明LED薄膜显示技术,具有可挠曲、高亮度、高穿透的特性,并可大面积拼接,为公共显示应用的新选项,是全球第一个121寸透明多曲面互动LED显示器,同时也展出多点触控、高解析的55寸OLED透明触控显示器。

业成技术长陈伯纶观察,2022年各大厂商的透明显示器展示明显增加,过去显示器或触控应用强调的是人机互动界面,如今透明显示器强调的是带来人机之外的环境互动。
业成过去已具备薄膜传感器的能力,此次在薄膜制程上排列LED元件而成为透明LED显示器,不仅可以利用既有产能,也能做出曲面显示及达到更好的通透性,并结合互动感应,虽然业成的透明LED薄膜显示器并非采用Mini LED或Micro LED,但主要考量在于像素成本与应用领域,由于达到百寸规格,像素不需太密集,目前正与特定应用场域的客户洽谈中,可应用于育乐、零售及户外店面市场。
相较于TFT-LCD穿透率在10%以下,OLED面板约可达40%、亮度400nits,陈伯纶表示,透明LED薄膜显示器的亮度可达2,000nits,穿透率达70%,不同过去国内市场采用的LED透明显示器使用百叶窗设计,近看时有明显灯条感,故技术难度在于透明显示的线路设计,而薄膜作为基材,将考验承受电流的技术能力。
此外,采用投影的AR HUD也作为透明显示器的一种,业成表示,AR HUD可结合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警示、导航提示等,并强调低扭曲失真比例显示,以配合车窗并非平面的设计,未来可应用于大型巴士或电动巴士,甚至可以成为商用车的车壳,搭配玻璃或耐UV塑胶材质,业成内部也针对相关塑胶材质进行开发,可望成为厂商概念车。

责任编辑:陈至娴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