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退出RCEP后 致力寻找新贸易夥伴
来源:陈宜君 发布时间:2022-04-27 分享至微信


由于担心和国内等国的贸易逆差日益恶化,印度决定退出区域全面经济夥伴协定(RCEP)。法新社

由于担心和国内等国的贸易逆差日益恶化,印度决定退出区域全面经济夥伴协定(RCEP)。法新社

印度外贸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Foreign Trade)经济学副教授Debashis Chakraborty表示,印度在2019年宣布退出区域全面经济夥伴协定(RCEP)后,其贸易战略是努力寻找对国内市场冲击最低的合作夥伴,因为在后COVID-19 (新冠肺炎)时代,让人民享有就业和收入安全是该国政府最重视的政策。


Chakraborty在East Asia Forum撰文指出,印度退出RCEP,很大一部分原因出自贸易平衡考量。印度和RCEP成员国在2011~2015年的贸易逆差均值为387.5亿美元,但在2016~2019年增至440.3亿美元。同期间,印度对东协(ASEAN)的贸易逆差从45.5亿美元攀升至51.2亿美元。不过促使印度决定退出RCEP的最关键因素,是其与国内大陆的贸易逆差,从229.5亿美元扩大至251.3亿美元。


印度多次对国内展开反倾销调查,也对国内的不公平贸易行为深表关切。尤其是双方2020年在边界爆发军事对峙和冲突后,互不信任的情况日益恶化,印度勒令许多国内应用程序(App)下架,并研究减少倚赖国内进口的可能方案,但印度2021年1~9月对国内的贸易逆差不减反增,达到465.5亿美元,较2020年同期的298.6亿美元成长约56%。


Chakraborty表示,印度非常谨慎看待其越来越倚赖自国内进口商品的问题,认为这和该国自2014年起推动的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政策冲突,因为该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振兴本土制造业。


印度虽拒绝加入RCEP,但仍可透过既有的双边关系,继续和东协、日本、韩国等RCEP成员国往来,并逐步扩展区域贸易协定关系。


Chakraborty表示,印度退出RCEP后,可能转向和欧盟(EU)、美国签署区域贸易协定。自2019以来,印度一直尝试和欧盟重启谈判,和英国的自由贸易协定则在协商中。印度虽已和美国讨论重启区域贸易协定谈判必要性的问题,但双方至今仍未启动谈判。


退出RCEP后,印度开始建构以自身为中心的区域贸易协定架构,例如在2021年4月和毛里裘斯(Mauritius)签署全面经济合作与夥伴关系协定(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Partnership Agreement);2022年2月,印度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签署全面性贸易条约,预料将可让印度的服饰、珠宝等中端科技制造业受益。


此外,印度预定在2022年底和澳大利亚签署一项过渡性的贸易协定,为全面性的双边贸易协定铺路;由于能源安全至关重要,印度已把和澳大利亚进行谈判列为优先事项。与此同时,印度和四方安全对话(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Quad)其他3个成员国――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的互动日趋频繁,也可解读为印度正尝试提升其供应链韧性。


尽管如此,Chakraborty认为,印度对于和西方签署区域贸易协定的问题仍采取谨慎态度,其西望(Look West)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战略考量为依归。相较于英国、美国和欧盟,印度拥有至关重要的劳动成本优势。和西方签署区域贸易协定,虽可让印度增加服务出口并吸引更多外来投资,但实施已开发经济体所要求的严格产品和制程标准,可能会削弱印度的部分成本优势。



责任编辑:孙梓翔



[ 新闻来源:DIGITIMES科技网,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