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叔解读成都十四五规划
来源:百家号 发布时间:2021-09-23 分享至微信
拖了很久,今天还是要把成都的给写出来,不然成都的粉丝都等急了。

现在彭叔一共是把四个一线城市都写完了,然后六个强二线城市里面写了杭州、南京,今天再把成都的一写,过几天就是武汉,然后天津或者苏州,接着就是普通二线城市了。

成都原版的规划文章共计接近10万字,一共197页,彭叔提炼完以后是1万9千多字,共计45页。这个文章里面包括成都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各区域的产业规划,成都会出台房地产税吗?成都房价未来五年会涨多少,成都楼市没有涨幅50%的地块等等。彭叔建议这种规划文,至少要看3篇以上,而且建议收藏起来,以后要买房或者踩盘的时候拿出来对照一下比较好,那么多字,你不可以一遍就全部都看明白的。

闲话不多说了,开始进入正文。

第一部分,依旧是先说过去5年的成绩,再说一下当前的困难,接着是2035年的展望,以及2025年的目标。

一、过去五年的成绩。

1、十三五目标地区生产总值(亿元)是16654亿元,实际完成是17716.7亿元。这个算是超额完成目标了,这是彭叔写的第八个城市,还没有一个GDP没有完成的城市。由此可见,GDP成绩论有多深入地方领导的心里。

2、十三五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是101500元,实际完成是104211元。其实这个数据是有一些争议的,因为成都计算这个GDP的时候是按照1600多万的人口计算的,而不是按照7人普的2000多万来计算的GDP,如果要按照2000多万人计算GDP的话,那么成都的人均GDP是完不成任务的。

3、十三五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目标是16万,实际完成是18.2万。这个数据也是被修饰了的,还有很多人一直问彭叔为什么成都的房价会比南京、杭州低那么多,大家可以看这个劳动生产率,可以看看南京、杭州的生产率是多少,而且成都的这个人均生产率同样是按照1600多万人口来算的,如果按照2000多万的人口,也是不达标的。这意味着成都的人虽然多,但从事的行业都比较低端,无法创造特别多的价值。

4、十三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目标是9000亿,实际完成是8118亿元,这个,任务目标成都没有完成,还是比较少见的,不知道这次成都没有选上国际消费城市,是不是因为成都没有完成之前既定的消费总额目标。这几年成都房价大涨,对成都的消费还是影响很大的,而且成都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外地人在成都消费也是无形帮助了成都,如果把外地人消费除掉,成都的消费会更加的差。

5、十三五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目标是6.5%,实际完成年均增加是23.9%。这个可以看出来成都这几年在进出口上还是发力了不少,不知道这个和一带一路有没有关系。

6、十三五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目标是6000,实际完成是4074,这个里目标完成的还差的比较远,尽管有2020年疫情的影响,但应该本身还是有问题,不然不会差这么多。

7、十三五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102.5,实际完成是134.9。这么看的话感觉成都新增的就业人数也不是很多,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南京、杭州的人口都只有成都的一半,甚至一半都不到,但是新增的就业也有这个数。感觉这些数据还是有些问题的,肯定有城市的数据是假的。

8、十三五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数量(户)60300实际完成是61274成都在这方面表现的还是比较老实,没有撑着棚户区改造的机会大拆大建,要知道西安的棚改数量几乎是被原定的翻了一倍,不过成都没抓住之前的机会拆掉那些老房子,以后成都主城区内的样子基本上就变不了。

9、十三五人均预期寿命(岁)79.4实际人口是81.52其实别看大家都说成都环境好,适合养老,但从这个活的岁数上来看,成都的这个还没有杭州、南京、上海等活的久。

总的来看,成都过去五年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但是在人均方面,其实是没有完成的。成都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那个摊大饼式发展,处处都搞,结果没搞出龙头企业来,大而不强,没有带动性,大部分都是从事低端行业。成都想要从大而不强,变成成大强,道路还是比较坎坷的。

二、当前遇到的问题。

1、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 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对城市间协调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生态文 明建设仍处于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协同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更加紧迫,对城市绿色转 型提出更高要求;经济全球化遭遇更多逆风和回头浪,国际经贸规则加速重塑,对城市全面 开放提出更高要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各类矛盾风险 进入高发易发阶段,对城市共建共治共享提出更高要求。

这个说的就比较宏观,是宏观方面的。

2、城市经济地理与高质量发展存在结构性矛盾,人口和经济 规模逼近城市空间承载上限,综合承载力亟需提高,转向内涵式发展更为迫切;城市功能体 系与高水平营城存在结构性矛盾,功能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转化存 在瓶颈;城市内在动力与高能级极核引领存在结构性矛盾,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不畅,发展动 力活力有待进一步释放;城市空间布局与高品质生活存在结构性矛盾,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不 够,人口结构优化进程缓慢;城市治理体系与高效能治理存在结构性矛盾,治理能力难以适 应日益增长的经济规模和人口需要,城市安全有序运转存在隐患。

这个是微观方面的,成都的第一句话就是人口数量已经过多,逼近了城市容载量的上限,说明成都也知道自己的问题是大而不强,后面成都还说人口结构优化进程缓慢,也就是来的人生产力不是很高,没有像北京那种一样人口表面少了,但实际上是把人口都换了一遍。最后成都还说自己的治理能力有点跟不上成都的人口增长了, 城市的运转有可能存在隐患,这话说的还是比较地道了,这两年来多个大城市在面对突发状况的时候,都慌了,表现的让大家失望,成都能主动说这个问题,也算是不错了。大家还发现一个问题没,成都写自己遇到的问题特别多,好像是目前八个城市里面遇到问题最多的城市。

三、2035年远景目标和2050年远景展望成都这和别的城市还不一样,别的城市就只说一个2035年,成都连2050年都说了。

2035年远景目标。到2035年,力争高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 型城市建设进入世界先进城市行列,成为美丽中国建设实践范例,世界文 化名城影响力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人民生活达到东部地 区水平,共同富裕走在全国前列,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 本实现,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全面建成践行 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205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建成泛欧泛亚区域性的经济中心、科技 创新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成为创新驱动、全龄友好、 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公园城市样板,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 成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成都特质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

感觉成都在未来15年好像都是只是一个普通的发展,而且成都也很低调,说2035年争取让成都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东部地区水平。彭叔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成都2035年达到现在东部地区的生活水平,还是2035年达到2035年东部地区的生活水平。

四、2025年的发展目标。

1、2025年GDP的目标是2.6—2.8万亿。感觉这个任务对于成都来说应该可以完成,成都2020年是1.77万亿,要完成这个任务等于是要搞出8000多亿,差不多也就是一半的样子。成都也很聪明的给自己留了一个弹性的空间,没有把话说死,到时候只要完成2.6万亿,也算是完成目标了。

2、2025年GDP的平均增速设定是6%到8%之间。这个幅度也算是比较大了,都差2个点了,成都这个还是比较谨慎的,也比较鸡贼。

3、成都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0现在成都的城镇化是75.21%。未来成都每年估计是想要转1%的人为城镇户口,按照现在成都的人口来算,成都是2000多万,一年1%,也就是20多万人了。彭叔觉得成都这个应该主要是把成都现在城里那些还是农村户口的人给转了,然后再加上外来人口里面的城市人口,把成都的这个城镇化给撑起来。

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人)13.7—14.7这个任务比较难,尤其是按照现在成都的人口的话,假设成都5年以后是2200万人,那么要达到人均13.7的话,总量GDP都超过2.8万亿了,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10002020年是8100多亿,然后5年后达到11000亿,如果看GDP的增速的话,这个任务似乎不难,但是成都如果不把收入提起来,而房价还这么高,这个消费的任务还是不容易的。

6、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8000上一个周期设定目标是6000,结果只完成了4000,这次设定的是8000,感觉难度还是比较高的。

7、居民收入增速和GDP同步。这个基本上所有城市都是这么写的,不知道为什么成都没有明确的把人均可支配收入给列出来,不知道是不是觉得太低了,不好意思。

总的来看,成都未来5年的发展应该是平平淡淡,好像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再加上这些任务目标过去五年都没完成,现在说要在未来五年创新高,总感觉不太靠谱。成都比不上南京、杭州,也是有原因的。

第二部分:强化极核引领和主干带动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成都第二部分就写到了成渝地区的双城经济圈,看来成都很看重这个发展,不然不会写的这么靠前。

一、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1、把创新作为城市战略转型的关键核心,积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以“两区一城”为主要支撑布局建设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强化创 新策源功能,打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一体化路径,推进更多 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2、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加快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 度分离这个话听的有点像北京的那种感觉,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要迁出一部分什么?

3、围绕“一山连两翼”城市发展新格局,突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 中优”差异化功能定位,以“人城产”逻辑推动组团发展、功能复合,构 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全域功能体系,统筹推进新城新区增量拓展和生 态涵养区减量发展、中心城区有机更新和近郊区域加快发展的精明增长发 展格局三个点,中心城区、新城区、近郊区,应该就是分别代表了现在成都的城市圈层划分。

二、建设现代化成都都市圈

1、聚焦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和全省发展“主干”功能,主 动下好“先手棋”,以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为方向,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 综合试验区,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总感觉成都这个是在学北京,把产业给迁出去,然后主城区保留行政功能,只是成都有没有北京这么大的魄力呢。

2、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构建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推进建设成都铁路 枢纽环线改造、成都外环铁路、成都至德眉资3市市域 (郊) 铁路等,构 建“两环三射”都市圈轨道交通骨架。这个不知道能不能办到。

3、探索成都地铁以多种方式向毗邻区域延伸,构建以成 都站、成都东站、天府站、东部新区站、德阳北站、眉山东站、资阳西站 为核心节点,多种轨道交通方式有机衔接的都市圈轨道交通“一小时”通 勤圈。成都的这个大成都圈也太大了。

4、畅通都市圈高快速路网。加快天府大道北延线、东西城市轴线 (东 线)、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成资大道、铁路港大道等城市联通轴线项目 和城际高快速通道建设。滚动推进都市圈“断头路”打通项目,力争到 2025年全面消除交界地带“断头路”。

5、突出成都创新、德阳制造比较优势,发展适铁、适欧出口型加 工制造业,打造万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千亿级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德阳制造比较优势,是什么意思,是德阳制造业比较发达?

6、共建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围绕建设内陆开放门户和打造国家级高新 技术产业基地,发挥四川天府新区引领作用,加强电子信息、先进材料、 强 化 极 核 引 领 和 主 干 带 动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智能制造等领域产业协作,持续拓展金融、商贸、科教、医疗、文化等领 域合作。沿天府大道南延线集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协同眉山东部片区, 共建成眉高新技术协作产业园区,打造现代服务业先行示范区,形成现代 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作共进的局面。感觉成都这真的是在摊大饼,这饼也太大了。

7、共建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立足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相 向发展,打造成渝发展主轴新兴增长极,共享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势 能,强化成都东部新区与资阳联动发展,支持资阳建设成都东部新区协同 区。这还有一个。

8、推动建设龙泉山东侧现代产业发展带。大力推进成都东进,以航空经 济为核心,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东移,强化产业链、供应链、 创新链、价值链协作,探索在区域内共同创建承接国际和东部产业转移示 范区看样子成都想把以后新来成都的人都安置在这个新区里面,成为一个新的增量人口地带。

9、形成共建共享的市民生活圈 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有序推进公共服务便利 共享,打造共建共享的市民生活圈。以后这个大成都都市圈里面的人教育、医疗、住房等共有资源有可能都要共享。

三、“干支联动”引领区域协同发展

深入落实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围绕区域经济“一轴两翼三 带”布局,充分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加快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圈同 城化、全域一体化,协同引领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及川西北生态示 范区建设,着力共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发展利益共同体,打造区 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怎么感觉成都是要全省都提个遍呢,啥都拉。

1、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与绵阳科技城联动 为牵引,协同德阳、眉山、乐山,构建“科技创新—产业革新—经济转强 化 极 核 引 领 和 主 干 带 动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型”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链条,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这是带这个方向的成都发展。

2、持续深化与泸州、宜宾港口以及西南(自贡)无 水港的合作,共建完善“多港一体、整体联动”的多式联运体系,增强以 泸州、宜宾、内江、自贡为重要节点的供应链体系集成能力。这是这方向的。

3、聚焦东向北向出川大通道建设,依托成都创新研发和资源整合能力, 发挥川东北清洁能源、特色农业等资源密集优势,强化协调联动发展。这个东边的。

4、协同争取畅通成都 经攀西通往滇中,衔接孟中印缅和中国—中南半岛的铁路货运大通道,共 同争取规划建设成都—西昌—昆明—东南亚(南亚)客运高速铁路。不但要拉动本省内的城市,还要去拉昆明一起发展。

5、共同推进成都至兰州、成都至西宁铁路建设,共建西向战略大通道。这是要挖西安的墙角,直接跳开西安,去私会兰州和西宁。

推动成渝相向发展牢固树立一体化理念、一盘棋思维,以加强战略对接、政策衔接、功 能链接为导向,齐心协力、相向而行,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 大力提升成都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成都到是想要和重庆一起搞,但是重庆那边却不一定愿意,害怕把成都养肥了,自己却瘦了。

1、联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 聚焦合力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提高服务辐射能力,共同争取国家层面出 台专项支持政策,协同开展金融合作项目,营建金融业发展良好生态。两个城市一起和高层要政策,这明显是要借着人家重庆的地位,毕竟重庆是直辖市,而成都只是一个省会城市,差距还是蛮大的。

2、协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聚焦提高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合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高水平建设成 渝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按照“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串联成 渝地区主要科创载体;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集聚优势创新资源, 共同争取和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创新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 链协同,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搞科技园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个科技园应该是安在成都呢,还是安在重庆呢。

3、共同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围绕共同提升制度集成 创新力,共同争取国家支持创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共建自贸试验区 协同改革先行区。协同争取扩大包括第五航权在内的国际航权开放,扩大 铁路、港口、机场口岸对外开放。两个城市一起和高层要政策,这个不知道重庆跟不跟成都一起来。

4、深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 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推动实施交通通信、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 文化、医疗卫生及住房保障六大便捷行动和重庆以后这些玩意有可能都是要互通的了。

第三部分: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 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

一、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 突出“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以建强泛欧泛亚空港陆港“双枢纽” 为依托,以构建空中丝绸之路和国际陆海联运“双走廊”为重点,加快形 成“欧盟—成渝—日韩”“成渝—东盟”开放通道体系和“四向多廊”全 球物流网络,构筑面向“一带一路”供应链核心节点和资源配置中心,做 强门户的运筹、控制功能和枢纽的集疏、辐射功能,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 新优势成都这是完全把自己当成西部的老大了,完全没把西安、重庆放在眼里。

1、辐射30个重要世界旅游目的地及入境游来源 地的国际优质文旅航线,提高到全球商务城市、新兴市场和旅游目的地的 航班密度,到2025年,国际(地区)航线达140条以上,实现至全球门户 机场“天天有航班”。

2、


突出南向:拓展南向东中西三大泛亚陆海贸易通道,南向东线加快建设成自宜高铁, 协同推动湘桂铁路南宁至凭祥段改造升级,打造成都—黄桶—钦州港的铁海联运通道;南向 中线稳定运行经广西凭祥至越南河内跨境铁路班列,适时研究规划成都至西昌至昆明高铁, 推进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和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改造;南向西线构建形成进出印度洋孟加拉 湾铁海联运通道。

◆强化西向:拓展泛欧泛亚陆上贸易通道,加快建设成都至兰州、成都至西宁铁路,规 划研究成都至格尔木铁路,保障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工程建设,推进实施川藏铁路成都枢 纽引入线(天府—朝阳湖),对接新亚欧大陆桥运输大通道。 ◆优化东向:全面提能东向经济循环通道,加快建设成达万、成渝中线高铁(沪渝蓉高 铁重庆至成都段),推进成渝铁路成隆段扩能改造,形成直达上海的沿江高铁通道;构建经 宜宾、泸州、万州等港口连接长江黄金水道的铁水联运通道;拓展成都至日本、美洲地区的 国际陆海联运通道。

◆畅通北向:加密北向进出川通道,积极谋划成都经三台至巴中至安康高速铁路,适时 规划成都至西安第二高铁新通道;持续扩大连接俄罗斯等国家班列服务网络,衔接中蒙俄经 济走廊。

3、建设高效率枢纽体系 提升亚蓉欧航空枢纽。这是天上飞的。

4、强化泛欧泛亚陆港枢纽这是铁路。

5、完善国家高速公路枢纽,这是公路。

6、推进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建设。聚 焦老龄化医疗和健康护理、城市建设、食品和农产品等领域合作,以推动 中日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 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目标,实施更深层次的对日 开放试点政策,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对日开放合作制度成果,落 地一批对日开放合作项目,积极打造中日地方合作示范。成都和日本的合作居然这么紧密,都写在这个上面了。

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1、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持高端化与大众化并重、快节奏与慢生活 兼具,围绕居民消费品质化、多样化、服务化升级趋势到 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1000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超过60%其实这点也是反应出来了一个贫富差距,高端化和大众化。

2、实施特色商业街区品质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宽窄 巷子、文殊坊、望平坊、成都音乐坊、凤凰里水街等特色商业街区改造提 升。这些都是成都的景点。

3、积极鼓励引导直播电商、社 交电商健康发展,推动教育、医疗等服务线上线下交互融合,打造成渝地 区双城经济圈电子商务合作示范基地感觉成都对这个直播电商不是很看重,在这个文章里面没有重点提,按理说成都的网红也蛮多的,但是从这个来看,生存环境还是不如杭州和广州。

三、合理扩大有效投资。

进一步优化调整投资结构 统筹当前与长远、传统与新型、补短板与锻长板关系,加快补齐基础 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 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支持建设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的重大项目。感觉成都的基础设施似乎都没有盖好,这些都是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

第四部分:深化经济地理重塑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一、深化经济地理重塑。

1、


2、东进 区域沱江绿色发 展 经 济 带 、 龙泉山东侧 现代产业发 展带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重点打造公共服务与文博会展“淮州核”、文化博览 与总部服务“简州核”、电子商务与综合文体“简阳核”、奥体运动“奥 体滨湖核”以及商务、政务、消费、文化“空港核”,形成成渝相向发展 的经济走廊。龙泉山东侧现代产业发展带聚焦航空经济、现代物流、国 际消费、智能制造、总部经济五大主导产业,协同德阳凯州、资阳临空 经济区、眉山东部片区,共同打造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 业集群。

3、南拓 区域高质量发展 示范区围绕“一源双核四带”生产力布局,成都新经济活力区高水平开展国家 自主创新示范区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形成新经济发展动力源。成都 科学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加快聚集世界一流创新资源,打造国际前 沿创新核心引擎。围绕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具有全国 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带。依托双流国际机场、天府枢纽站等开放平台,打 造以枢纽经济为特色的开放经济带。以天府总部商务区为核心营造国际 化总部生态,打造总部经济带。发挥天府绿道、鹿溪河等重大生态功能 作用,打造绿色经济带

4、西控 区域西部城乡融合 示范大走廊依托“大美田园”乡村振兴走廊,连接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 区、崇州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安仁·中国文博产业功能区、十方堂文 创小镇、明月村等优质文旅资源。依托“蜀山乡韵”乡村振兴走廊,连 接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李冰文化 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西岭雪山运动康养产业功能区、崇州市三郎国际 旅游度假区等优质山水资源。依托“天府农耕”乡村振兴走廊,连接中 国天府农博园、成都川菜产业城、天府现代种业园、蒲江现代农业产业 园、邛崃绿色食品产业功能区、天府蔬香现代农业产业园,金堂食用菌 产业园等优质农科资源

5、北改 区域成都国际铁路 港大港区围绕“一港多区”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成都国际铁路港核心引擎作用, 聚焦六大临港制造方向,形成“国家级经开区+青白江国际铁路港 (含 综保区)、青白江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欧洲产业城、淮州、新都现代 交通产业功能区及智能家居产业城等8个制造业板块”的“1+8”制造 业布局。聚焦七大国际贸易门类,形成“四川省自由贸易(试验)区青 白江片区+亚蓉欧国际冷链物流产业园、国际商贸城(新都—金牛)、淮 州铁路物流产业园、彭州濛阳”的“一区多点”国际现代贸易体系

6、中优 区域城市纵横主轴 线、“天府锦 城”沿线以城市纵横主轴统领城市功能要素、组织空间布局,体现城市历史脉络 和时代魅力,依托“人民南路—人民北路”城市南北轴线,串联交子公 园金融商务区、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华西国际医谷、春熙路时尚活力 区、成都文化金融商务区、成都国际商贸城功能区,成都西门活力创享 城等;依托“蜀都大道—日月大道”城市东西轴线,串联成都医学城、 青羊总部经济区、三国创意园、少城国际文创谷、锦江新兴传媒功能区 及东大街国际商务动力轴等。依托“天府锦城”整合“寻香道、春熙路、 宽窄巷子、华兴街、枣子巷、四圣祠、祠堂街和耿家巷”八街,“锦 里、皇城坝、华西坝、音乐坊、水井坊、望江坊、大慈坊、文殊坊和猛 追湾”九坊,“青羊宫、杜甫草堂、散花楼、武侯祠、皇城遗址、望江 楼、合江亭、大慈寺、天府熊猫塔和文殊院”十景,串联周边社区、老 旧小区、历史建筑、文保单位,系统推进社区、街区、片区场景营造

二、推动形成“两区一城”协同发展新格局

1、高标准建设四川天府新区以成都科学城为核心载体,突出集聚“国家队”、拓展“高校圈”、用 好“超级算”、培育“独角兽”,做强科技强国西部力量支撑。以天府总部 商务区为载体,建设面向世界的中央商务区,打造成都未来城市新中心。从这些来看,成都天府新区的确被成都看的很重,甚至可以说成都想把天府新区打造成成都新的市中心。

2、高起点建设成都东部新区 聚焦打造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门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平台、成德眉资同城化新支撑、新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彰显公园城市理念新家 园,坚持“精筑城、广聚人、强功能、兴产业”理念,统筹推进片区综合 开发,加快构建“双城一园、一轴一带”的空间格局。感觉这个虽然喊的比较响,但是最后能不能成,还要看人家重庆那边配不配合,重庆不配合,光有成都一个发展,这个东部新区没多大意思。

3、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未来科技城重点夯实智能 制造、航空航天、6G、网络信息等产业发展基础,打造国际一流应用性科 学中心、中国西部智造示范区和成渝国际科教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 地重点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网络通信等前沿技术领域, 建设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要素汇集区,打造国际知名的中国新硅谷。这牛吹的,如果都实现了,那就真牛了,就怕没能实现。

4、◆天府新区能级提升:重点推进鹿溪智谷、雁栖湿地、龙泉山森林绿道等一批“生 态+”项目和西博城等高能级商圈建设,构建公园城市场景体系;加快建设天府高铁枢纽站 及区域内轨道交通项目,快速链接两大机场;加快建设中意文化创新产业园、四川区域协同 发展总部基地等重大平台,提升资源要素聚合力。

◆东部新区片区综合开发:重点推进天府奥体公园核心区、成都健康医学中心(未来医 学城)、沱江活力湾区、智能制造、龙泉湖智慧科创城、龙马湖CAZ、淮州产城融合、通用 航空产业、成都国际职教城、三岔TOD、淮州光伏应急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拓展区等片区综 合开发或运营,全面提升东部新区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

◆西部(成都)科学城重大平台建设:成都科学城重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天府实验室、创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成都新经济活力区重点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生命科学创新区重点建设重大新药创制国家 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等平台等;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重点建设国际合作 教育园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重点建设IC设计产业总部基地、“芯火”双创基地等。

◆“两区一城”协同联动:高水平编制“两区一城”区域空间规划,研究制定“两区一 城”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政策意见和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统筹东部新区空间资源、天府新区 平台资源、西部(成都)科学城创新资源,推动共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争取设立自贸 试验区成都东部新区新片区,推动联动开放;共同制定更具含金量和吸引力的“人才新政”。

三、构建新型城镇空间结构

着力推动城市由“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发展,强化中心城 区极核引领作用,加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国际铁路港大港区 的重要支撑作用和郊区新城功能节点作用,分类优化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加快完善县城综合服务功能,形成“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组团式、网 络化市域空间结构。

◆“一心”: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将龙泉山由生态屏障提升为两翼共享的世界级品 质城市绿心和国际化城市会客厅。

◆“两翼”:分别为龙泉山东西两翼,西翼包括中心城区、天府新区和国际铁路港大港 区等区域,东翼包括东部新区、淮州、简阳城区等。

◆“三轴”:为南北城市中轴、东西城市轴线和龙泉山东侧沱江发展轴,将建设成为凝 聚城市发展的功能轴、文化轴、公共服务轴和景观轴。

◆“多中心”:指多个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中心,形成承载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 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综合交通通信枢纽等核心功能、各具特色的功能中心。

1、强化中心城区极核引领作用 统筹兼顾经济、生态、安全、健康等多元需求,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功 能升级、风貌提升、场景营造和产业更新,合理控制规模,推动内涵式发 展,实现中心城区“瘦身健体”。适当疏解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 性专业市场和物流基地等功能和设施,推动中心城区优质医疗和教育等公 共服务资源向郊区新城延伸,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

从这点来看,成都似乎也是要把主城区的人口给减少,把一些普通的制造业工厂迁移到郊区去,给成都主城区腾地。

2、加强郊区新城功能节点作用 以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外溢和人口疏解为导向,按照控制规模、把握节 奏、提升品质的发展路径,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 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承担国家中心城市特色功能,强化综合服务能 力,加强对周边城镇和乡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这是要把郊区弄成新来成都的人工作的地方的节奏。

3、


4、以有机更新活化存量空间。遵循城市传统肌理和历史格局,以中优、 北改区域为重点,实施老旧城区改造“五大行动”,推动以“留改建”为 主导的城市有机更新。老小区基本上就是旧房改造了,拆是很难拆了。

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成都把这个乡村振兴放的这么靠前,看来成都未来五年有可能是想靠着这些农村来拉动成都的GDP的感觉。

五、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1、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向郊区新城和功能区延伸。实 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在建里程达850公里以上,力争轨道交通(地铁+市 域铁路+有轨电车) 在建及运营里程达到1000公里以上。还是继续修地铁。

2、◆轨道网络高质量发展计划:加快推进8号线二期、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 二线、18号线三期、19号线二期、30号线一期8个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启动第五期建设规划 编制报批工作,力争“十四五”期间获批并开工;加快有序开展 S2 线 (三岔湖至金堂)、 S13线(龙泉驿至天府国际机场)等市域线前期工作,争取纳入国家层级规划;推进西控区 域旅游轨道交通建设,增强天府机场到重要旅游景点“快进慢游”旅游基础设施功能;研究 中低速磁悬浮规划建设;研究论证S1线(金堂线),以及都江堰经崇州、天府新区至天府国 际机场市域铁路。

◆城市路网提升计划:加快推进成都东西城市轴线 (东段)、天府大道北延线城市轴 线、天府新区交通骨干路网、东部新区与天府新区连接通道等城市主干路建设;加快推进铁 路港与空港道路连接工程;启动天蒲快速路新建工程、创新大道、双楠大道崇州段,建成成 温崇、崇双、天新邛快速路;推动杉板桥路改造、羊西线改造、天温都快速路和沙西线扩 容、成洛大道、五环路与成名高速互通及成彭、彭邛、彭广青淮、成洛简等快速路等工程建 设,完善城市骨干路网体系;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慢行系统品质提升工程;推进五环路、货运 大道、成青路改造工程。

◆都市TOD网络打造计划:建成主题特色鲜明、功能业态高端的TOD网络体系,重点 实施福田、火车南站、三岔、太平园、东客站、龙潭寺、东光南站、廖家湾、人北、四川师 大、林家坝、成都行政学院、万盛、犀浦—天河路、成彭高铁彭州站、成蒲快铁邛崃站和崇 州站站城一体、新津站+5G公园城市社区、都江堰等TOD项目。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系统成网计划:突出布局合理、系统成网,加快推进沙西线、东西 城市轴线 (东段) 等地下综合管廊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启动3.5环 (三环) 等地下综合管廊 储备项目研究,尽快通过“环+射”、“区域管廊连接线”等建设方式实现管廊连网成片。

◆能源保障重大项目:突出能源安全、重点区域保障,全面推进成都地区220千伏及以 下电网项目、成都地区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成都简阳清洁能源调峰项目、甘孜—天府南— 成都东、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电网工程、川西气田勘探开发、中航油成彭管 道天府机场支线工程、天府总部商务区西区集中供能项目、天府新区燃气门站项目等建设。

◆水务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李家岩水库及输水管道建设;有序推进引大济岷工 程、长征渠工程、毗河供水工程二期前期工作和建设;全面推进三坝水库及输水管道工程、 久隆水库及输水管道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沱江团结水利枢纽工程研究论证和建设,开展淮州 水源工程(羊毛沟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实施成都市水七厂三期、空港新城水厂、简 州水厂、三坝水厂、天台山水厂、简阳水厂、石堤堰水厂、都江堰北区水厂等工程建设。持 续推进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

第五部分:大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打造高质量发展动能引擎

一、加快构建多层次创新体系,感觉这个科研的确是成都的短板,成都的教育貌似不是很强,到2025年,力争建成1个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3 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增20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初步建成具有全国 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1、◆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争取建设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铅铋快堆研发及应用 工程、自由电子激光极紫外光刻光源、跨尺度矢量光场时空调控验证装置、极端复杂电磁环 境大科学装置、西部光源 (红外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加快建设柔性基底微纳结构成 像系统研究装置、转化医学研究设施等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世界“双一流”建设重点行动:重点支持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加快建设世 界一流大学 (学科),支持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口腔医学、交通运输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基础数学等优势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建设重点项目:建设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 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成都分院、四川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中科院西部科学数据中心、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整体迁建暨天府清洁能源研发基地、中科院光电所科学城园区等项目。

◆世界一流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国际深地科学研究中心、四川国 家应用数学中心、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项目。

2、加快建设天府实验室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要求,聚焦空天科技、 生命科学、先进核能、电子信息等优势领域加快组建天府实验室,着力加 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争创国家实验室并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

真不是彭叔说这个丧气话,要是不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有可能这些科研人员连天府新区的房子都买不起。

二、加快打造创新生态链到2025年,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9件,全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超过1800亿元说个实在话,自从彭叔知道有一些大学要求学生过不了英语四级,就需要买专利来抵学分之后,彭叔就对这个发明专利没有一点期待了,太水了。

第六部分: 持续深化经济组织方式转变 构筑产业竞争比较优势

一、加快建设具有全球显示度的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

1、



2、

[ 新闻来源:百家号,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