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事情正迎来转机,工信部近日派出上海前方工作组,与上海市有关部门一道,全力做好医疗物资供应保障,推动重点工业企业稳定生产和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顺畅。
目前,吉林的汽车产业链正在部分重启。4月11日,吉林省工信厅厅长孙简表示,中国一汽已于当日全面启动复工,同时首批47家零部件企业正有序复工。
随着上游材料厂商的积极扩产,以及封测市场需求放缓,整体封测材料市场供需也逐渐趋于平衡。
国内知名封测厂商明泰电子总经理郑渠江表示,现阶段,大部分原材料的供给已经可以保证,交期也基本恢复正常。
据悉,目前,仅封装基板、蚀刻引线框架等少数产品仍有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出现,随着扩产产能的开出,后续市场供给也在逐步向好。
从上游原材料的角度来看,大宗商品涨价的情况似乎并没有明显缓解,将带动上游原材料的成本增加,而封测代工厂众多,在整体封测市场需求不佳时,封测厂商很难将成本上涨的压力传导给客户。
另一名国内封测厂商人士也表示,目前,公司除了面对以铜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包装辅料成本的提高,国外海运费的暴涨及舱位、货柜的紧缺、人力成本的上升也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因素。
众所周知,DRAM作为存储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市场规模在持续增长,但是价格在2021年却遭遇过山车,近段时间以来更是遭遇价格寒冬。
根据笔者了解,DRAM价格在2021年年初便一路走高,前八个月飙升了41%,从1月份的平均销售价格(ASP)3.37美元上涨至8月份的4.77美元。
但是,去年9月份见顶后便不断下跌,整个9月DRAM ASP下滑3%至4.62美元,而10月份平均跌幅为7%,11月主流8Gb和16Gb DDR4芯片现货价格下跌0.7-1.5%。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DDR4 8Gb报价3.75美元,DDR4 16Gb报价7.29美元,较之前价格再度走低。
遥想DDR4问世之初,同样是先在商用领域把价格打下来,工艺技术更加成熟后,再紧接着靠民用消费电子领域拉高出货量。
因此,虽然DDR4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主流产品,但是,目前DRAM已经开启更新换代的周期,属于DDR5的时代也已经到来,三星、海力士及美光的产能扩张也主要集中于DDR5新品。
行业分析师指出,根据前期DDR3及DDR4的周期性等规律来推测,DDR5产品或将会为DRAM行业带来1年左右的平均价格上行周期。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