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巨头芯片地图:主攻MCU,IPM逐步实现自主可控
来源:中国IC网 发布时间:2022-03-24 分享至微信

到目前为止,家电制造商的芯片地图包括MCU主控芯片、图像处理芯片、物联网芯片、变频驱动芯片、通信芯片等。随着元器件技术的迭代,白色家电逐渐具有节能变频的优势,这也意味着需要使用MCU、IPM模块(智能功率模块)等相关控制器。


家电巨头芯片地图:主攻MCU,IPM逐步实现自主可控。


据显示,2020年国内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4354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8%。另一组数据显示,国内家电行业BAY71芯片市场约500亿元,本土化配套率仅5%。面对家电行业巨大的芯片市场,家电厂商计划跨境进入芯片领域的新板块。


家电制造商的核心制造历史可以追溯到20年前。1999年国家发布18号文件后,TCL和海尔传统家电制造商相继进入该局。到目前为止,家电制造商的芯片地图包括MCU主控芯片、图像处理芯片、物联网芯片、变频驱动芯片、通信芯片等。


在公共芯片的家电巨头中,格力和美的主要是MCU。海信是高端电视芯片,TCL强制显示和触摸芯片,机顶盒智能芯片,长虹代表芯片是音频处理SOC,海信强制SOC和人工智能芯片,海尔是物联网芯片,创维是人工智能图像质量芯片,康佳是图像处理芯片。芯片必须符合家电企业自身的产品路线,其中MCU主控芯片和图像处理芯片是家电企业涉及最多的两种芯片。


为什么是MCU芯片?随着元器件技术的迭代,白色家电逐渐具有节能变频的优势,这也意味着需要使用MCU、IPM模块(智能功率模块)等相关控制器。然而,外国企业在全球MCU市场占有90%的市场份额。MCU和IPM也成为家电制造商的主要目标,这也是格力核心的焦点。


通过梳理美的核心制造过程,我们可以发现美的12年前(2010年)开始进入芯片领域,以IPM模块为切入点,4年后实现工业化。8年后,其IPM业务开始扩展到冰箱、洗衣机等领域,第九年年产值数亿元。


九年后,美的终于实现了家电领域IPM模块的独立可控。2018年,美的成立上海美仁继续进入MCU、功率芯片、电源芯片、IOT芯片等新型家电产品。2021年,MCU产品量产达到1000万件。今年1月,上海美仁总经理刘凯预计,2022年美的芯片将达到8000万件。


在白电企业中,在董明珠的带领下,格力也大规模进入芯片领域。MCU芯片、智能家居系列芯片、功率设备等也开发出来。格力进入市场比美的晚一点。2018年,格力宣布投资500亿元建芯,同年成立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参与文泰科技收购安世集团项目,持有文泰科技9.85%的股份。


可以说格力进入芯片领域是高调而不吝啬的。格力现在怎么样?2021年6月,格力表示,格力自主研发的芯片已投入使用,年产量为1000万元。自2018年以来,格力在芯片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电视已成为黑电厂布局的重点,AI芯片已突破画质处理技术壁垒。


家用电器分为白色家用电器和黑色家用电器。格力主要是MCU,黑电主要关注视频SOC和人工智能图像质量芯片,是决定智能电视产品性能和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


2015年,海信发布了其第一代视频处理器芯片芯片,并不断更新。今年1月,海信发布了第五代图像质量芯片(型号:HV8107),这是中国第一个独立开发的8KAI图像质量芯片。目前,该产品已在海信MiniLED电视85U9H上大规模生产。据海信官员介绍,两个CPU内部集成,NPU计算能力达到1.2TFLOPS。


2019年,海信投资5亿元,与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新芯片,主要开发智能电视SOC芯片和人工智能芯片。据报道,2020年,新芯片微TCON芯片出货量已达1亿元。


电视作为家电市场增长最快的产品,从黑白到彩电,再到智能时代,每个时代的飞跃都是图像处理性能最明显的提高。智能电视对图像清晰度、颜色、HDR等元素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需要面板和图像处理芯片的性能。


8K,人工智能已成为电视领域家电制造商的突破。2018年,康佳发布了自主开发的8K图像处理芯片,配备了康佳APHAEALEDA3Q系列电视,可实现从源输入、信号处理到显示8K无损处理,实现快速无损图像的解码和传输。对于芯片,康佳在投资者平台上表示,8K显示芯片可以产品化,预计未来将进入快速倍增期。


一般来说,家电厂商自主研发的芯片主要用于智能电视、智能家居、空调、物联网、安全等领域。随着家电厂商将自主研发的芯片延伸到汽车领域,未来将在汽车领域得到更多的应用。2021年,业内有报道称海信将进入汽车空调行业。猜测来源是海信以214.09亿日元(约13.02亿元)收购日本三电,表决权75%。


虽然海信当时没有透露如何下跨境汽车芯的棋,但不难猜测,家电厂商的核心制造业务永远不会停留在家电圈。


现阶段主要是部分独立可控,供应商合作依然紧密。


可以发现,家电制造商一直在推广芯片制造项目。家电制造商已经进入芯片领域近20年,但并非没有取得任何成就。例如,海信HV8107突破了日本和韩国企业图像质量处理细分领域的技术障碍,实现了视频处理领域相关算法和技术的独立控制。家电制造商正在实现部分独立控制,非常接近完全独立控制。那么,家电制造商将如何掌握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是否不合作呢?


当然,家居制造商的目标不是赶上芯片制造商。因此,掌握供应链仍然是每个终端制造商都需要关注的问题。此外,格力生产的芯片主要是中低端MCU,应用于家电应用领域,技术难度小于汽车和手机。这也意味着一些高端部件仍然需要外部购买,而不是完全独立和可控的。


根据美的、格力和海信的核心制造战略,每家公司都成立了与供应商合作的半导体公司。芯片公司的建立可以使家电企业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持,更有利于芯片领域的特殊供应。与供应商的合作是考虑家电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只有一些技术要求较低的产品才能完全实现自主研发。


业内人士指出,美的IPM模块可以独立控制,但一些MCU芯片仍需外部采购。因此,美的也在扩大朋友圈,与中芯国际、三安光电、华润微电子、新恩等半导体企业建立系统。


当家电制造商跨越时,业内人士猜测家电制造商是否能咀嚼这根骨头。家电制造商必须不想吃掉所有的东西,至少在这个阶段没有。无论是进入家电芯片行业还是汽车芯片行业,对于传统家电制造商来说,更重要的是实现智能转型,同时控制成本,使原始业务产生更大的利润。因此,现阶段将以合作为主。在提高技术能力和足够的资金后,将建立芯片团队,深入供应链。


小结:


家电制造商离核心制造越来越远,但也越来越稳定。汽车制造商的跨境核心,家电制造商的跨境核心,核心制造似乎已成为各行各业制造商的热点。然而,如何更受欢迎的热点似乎是跨境企业需要继续面对半导体部件短缺的挑战。不仅家电制造商想要掌握供应链的安全性,而且几乎所有承受成本压力的终端制造商都在寻找减压的方法。现在,家电制造商首先进入核心轨道,在实现部分独立控制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新闻来源:中国IC网,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