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汽车上的配置是越来越多了,厂商之间的配置竞争也达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比如今年的几大车展上出现的车都开始比一样配置,那就是雷达。什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不整个几个在车上就像没法卖车了一样,有网友笑称现在是买雷达送车了吗?那么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到底怎么选?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雷达,雷达其实音译过来的产物,英文名为Radar,这名字原意为:“无线电探测和定位”众所周知,雷达是仿生学的产物,它是模拟蝙蝠捕食,蝙蝠通过发出超声波,检测到猎物之后超声波返回后通过蝙蝠的耳朵接收从而确定是否有猎物以及猎物的位置和距离,因此简单点说雷达就是探测判断是否有物体以及它的距离使用的。
和大部分高科技产物一样,雷达一开始是用于军事方面,随后才逐渐进入民用阶段,对于我们汽车行业来说,最熟悉也是最早出现的就是倒车雷达。
最早的倒车雷达是由超声波传感器(探头)、控制器和显示器(或蜂鸣器)等部分组成,它可以在我们倒车的时候判断后方物体以及距离,并且发出警报音,距离物体越近警报音越强。
不过以前的倒车雷达敏感度不高,判断物体的范围也比较小,因此我们为了更加直观的看到车后的情况,为它引入了倒车影像,以及现在流行的360度影像系统,来方便我们的判断。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其实雷达本身和蝙蝠一样是一个瞎子,自己看不到东西只能判断物体存在与否以及物体的距离,这也目前大部分雷达的本质。
由于行车需求的提高,智能化驾驶、自动驾驶的需求日益提升,传统的雷达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因此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更加高级的雷达出现在我们的汽车上。
现在利用率来看,毫米波雷达无疑是一个主流,其中自动驾驶正式毫米波雷达的主力市场,虽然所谓的毫米波雷达依然是电磁波性质,但由于其波段比较特殊,达到了10GHz—200GHz,从数据来看它的频率高于无线电低于可见光和红外线,更适合车辆的使用。
正是由于频率的优势,毫米波雷达具备了极强的穿透性,在雾、烟、灰尘环境下工作能力更强,而这恰恰也是我们日常汽车经常会身处的行驶环境。比如,高速路上发生团雾或者哪里烟尘的时候,毫米波雷达依然能够出色的工作,满足我们的行车需求,因此从技术角度来说,毫米波雷达已经完全能够胜任现在的日常行车需求。但是毫米波雷达依然是个“瞎子”,还是需要摄像头的辅助。
那么激光雷达呢?从目前得到的资料显示,它是一种更加精准的定位传感器,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大小以及姿态甚至可以探测人体,因此它在测量的精准度能力方面非常突出,以前都是用于卫星探测使用。
由于激光雷达主要是通过激光束来像目标发射信号,然后将反射信号和发射信号进行对比处理,从而获得更好的相关信息,因此它具备了毫米波雷达所不具备的3D感知能力,甚至是可以替代摄像头的存在的,因此在科技感上面激光雷达是有比毫米波雷达更大的优势。
但是,相比毫米波雷达来说,激光雷达的抗干扰性是差了不少的,因为激光雷达采用的激光束会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尤其是在雨雪雾霾天等恶劣气候中激光束会被遮挡,因此只能在晴天或者阴天使用,限制因素太多,简单点说就是穿透力没有毫米波雷达强,因此在真正的实用性方面不强。
另外激光雷达还有两个缺点,首先就是价格偏贵。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个人认为搭载激光雷达的车辆只有一个目的——将车价抬高。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品牌格调,增加自己的购买噱头。并且值得注意的是,激光雷达比较娇贵,维修成本也比较高,如果发生故障甚至有可能更换整个激光雷达组件,加重了消费者的用车成本,所以激光雷达大多用于所谓的高级纯电车之上。
激光雷达另外一个缺点就是体积比较大,记得广州车展上看到的威马M7以及曾经看到过的智己LS7两款车都采用了激光雷达,它们的车顶上有明显的激光雷达的凸起,这就是因为激光雷达体积较大导致。
那么这样会有什么问题呢?车辆需要流线型设计,因为车辆设计出了美观以外还要考虑到降 低风阻,车辆上的凸起部分会提高风阻这是一个常识,因此像这种车顶上凸起的激光雷达很有可能会提升车辆的风阻系数,作为燃油车来说无形中会提升油耗,而对于纯电车来说无形中也会加大电池消耗的速度。
因此,从目前的技术角度和实用性角度来说,毫米波雷达虽然没有激光雷达在探测精度、探测范围及稳定性方面的优势,但是借助摄像头以及稳定的实用性和价格相对实惠来看,毫米波雷达依然是当下市场的主流,因此个人建议在买车的时候消费者目前不要盲目的追求激光雷达。
写在最后:
不过话说回来,技术是在发展的,未来有一天,激光雷达一定可以更加便宜、更加轻巧,抗干扰性也能和毫米波雷达相媲美了,但是我们的汽车也在发展,等到那一天到来我们现在的爱车也要更新换代了,到时候再置换也是可以的,所以作为汽车的先进配置,大家没有必要在当下追求最高的配置,就像激光雷达一样,等一等,未来会更好。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