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极氪CEO安聪慧:用户企业的极致与边界
来源:Amadeus 发布时间:2021-09-07 分享至微信


从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登顶全球冠军以来,“元年来了”的声音就不绝于耳,但因为政策、技术以及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元年”的成色总是略显不足,直到2020年疫情稳定之后,市场才出现了真正的爆发。


一方面,在财政补贴连续多年退坡的前提下,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提高到10%,一线城市更高,上海达到37.5%,下游市场也从2B升级为2C,私人购买电动车的意愿越来越强。


另一方面,下游旺盛的需求推动着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暴涨,助力一批公司股价起飞,比如宁德时代和赣锋锂业。


除此之外,背景雄厚的新选手也在不断涌入,从苹果的跃跃欲试,到雷军亲自下场,吉利与百度联手,华为自动秀驾驶能力肌肉,再到地平线发布征程5芯片,让已经烈火烹油的市场越烧越旺。


作为“新赛道”的新生代,极氪无疑是全场中跑得最快的那个,4月份第一款车极氪001才发布,6月份就宣告年内可交付产能售罄,现在下单,要等到明年春节之后才能提车。


今年8月27日,极氪宣布完成5亿美元Pre-A轮融资,估值约90亿美元,投资方中不仅有宁德时代、洛阳钼业的母公司鸿商集团、顶级私募博裕投资,还有英特尔资本以及哔哩哔哩,有趣的是,这也是B站第一次涉足汽车行业。


为什么是B站?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解释称,两家公司的品牌调性契合,用户画像比较一致,汽车未来将有望成为继家庭、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要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就必须要了解他们,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喜好,而B站能够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至于宁德时代和洛阳钼业,则更多是从长远目标考虑。按照规划,极氪2025年销量将达到65万辆,成为全球高端纯电动市场前三名,要实现这个目标,必然要考虑到动力电池以及更上游原材料的稳定供应,而洛阳钼业是全球第二大钴矿商,而且在印尼与青山控股、华友钴业一道合作布局了镍矿。


下个月,极氪001将开始交付。对于一个诞生仅半年的全新品牌而言,交车速度令人惊叹。而这样的速度并非凭空得来。


作为“蓝色行动计划”的排头兵,极氪得到了吉利控股集团的全力支持,公司的一二把手分别是李书福和安聪慧,因此被外界称为“首长工程”,这样的搭配能够保证极氪作为一家新公司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吉利体系内的庞大资源。


另一方面,极氪能够充分利用纯电平台SEA浩瀚架构所赋予的灵活性,从而大大缩短产品从开发到上市的周期,按照规划,极氪未来三年每年至少推出两款新车,覆盖SUV、MPV、轿车等不同细分市场,效率远高于其他新势力企业。


当然,极氪能够“大步快跑”也离不开组织架构的调整。通常而言,传统车企的组织结构基本都是围绕产品开发和生产制造,但极氪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会聚焦微笑曲线的两端,一端是研发,一端是销售,中间的采购、生产以及物流,则是依托于吉利原有的体系,从而保证成本和效率。


作为一家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组织架构都比较“萌新”的公司,在横空出世的半年多时间里,极氪的表现并非“完美”,前段时间因为“加价减配”而陷入一场舆论风波,虽然这纯属一场美丽的误会,后来也得到了用户的理解,但对于一家新公司来说,的确形成了一定的困扰。


针对这些误会,极氪管理层的第一反应不是选择当鸵鸟,更不是在APP中删帖,而是广泛听取不同声音,用最真诚的态度来回应一切,努力澄清外界的误解,践行着一家“用户企业”最底层的价值观。


如今,“用户企业”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共识,不同公司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将会对传统企业的组织架构以及工作流程,以至于管理层的思维方式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在刚刚结束的成都车展上,远川研究所和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以及CFO袁璟聊了聊,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


1. 极氪引入战略投资者背后有什么考虑?

2. 极氪要如何实现2025年65万辆的销售目标?

3. 用户企业的边界在哪里?



01

首轮融资背后




 远川研究所 :问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会选择B站?


 安聪慧 :战略合作要围绕极氪智能电动的方向。首先,我们要开放,要寻找合适的互联网合作伙伴,哔哩哔哩与我们品牌更加契合,用户重叠度比较高,画像比较一致。我们和其他公司不一样,极氪融资不是为了钱,根本目标还是为了极氪未来更好的发展,为了在产业链和生态圈有更积极的布局。



 远川研究所 :鸿商集团是洛阳钼业的大股东,同时也是宁德时代的小股东,而洛阳钼业是全球第二大钴矿商。过去大半年,全球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电池供应也比较紧张,极氪这次同时选择宁德时代和鸿商背后有哪些考虑?


 安聪慧 :宁德时代大家都比较清楚,不仅是在电池端,我们要围绕更上游的材料端做布局,因为将来智能电动产品大规模上量以后,在原材料环节必须得到保障,极氪是从整个生态圈和产业链的角度来布局,去打开边界。



 远川研究所 :这次的领投方是英特尔,众所周知,英特尔旗下的Mobileye是一家做软硬一体化的自动驾驶公司,不仅会卖芯片,同时也会卖算法,产业界对这样的合作其实有一些不一样的声音,为什么极氪会选择和英特尔走得这么近?


 安聪慧 :企业的战略规划要充分考虑短期、中期和远期。和英特尔的合作,短期为围绕Mobileye展开,大家知道它的自动驾驶,无论是算法、芯片以及智能驾驶系统,是全球做的最早、也是最领先的,比如极氪001目前搭载的就是Mobileye全球首发的的EyeQ5芯片。


极氪和Mobileye是战略合作,会打破大家原来的想象,一定是有利于双方的,而不是单方受益。有声音说吉利没自动驾驶,所以被Mobileye绑架了,作为一个主机厂来说怎么可能这样呢?我们之间的合作不是谁被谁绑架,而是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这次共创共投的领投方是英特尔资本,我们不排除未来和英特尔进行更多元的合作,具体规划到时会对外公布。现阶段,极氪与英伟达、高通都有合作,所以我觉得和Mobileye的合作,并不会像有些人说的谁离不开谁,更不是你绑架我,我绑架你。


 袁璟 :这次极氪融资,为什么叫“共投共创”,因为不是简单的投资关系,我们确保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而不要有A被B绑架,或者B不得不怎么样的错觉。我们称合作伙伴为“生态伙伴”,就是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走在一起,互相赋能,一起解决问题。



 远川研究所 :这次融资来的钱主要会花在什么地方?


 袁璟 :极氪的业务模式主要是抓住微笑曲线的两端,一端是研发,一端是销售,中间的采购和物流,依托于吉利集团原有的体系来做,效率和成本都有优势。另外,我们如何确保与用户共创,如何直接连接用户,保证业务模式的可持续性,这些都是需要持续投入的。



 远川研究所 :在经过这次融资之后,吉利汽车(HK.0175)的持股比例将至不到50%,未来,0175在极氪中的股权将会如何变化?


 安聪慧 :吉利汽车是极氪的大股东,大股东的位置不会改变。当然它所占的比例未来可能进一步摊薄,但也可能会进一步提升。我们要尊重整体市场规律,尊重小股东的意见进行决策。



02

65万辆的野心




 远川研究所 :65万辆,比特斯拉去年的50万辆,以及华晨宝马去年的60万辆都要高,这个数字是怎么定下来的?


 安聪慧 :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在高端纯电动市场进入前三,按照市占率,我们大致算下来是65万辆,但实现这个目标是系统性的工程,但总的来说,置顶这个目标有四方面原因:


第一:我们通过七年多努力,包括技术布局以及产业链和生态圈的搭建,效果会逐步体现,现在又引入了一些战略生态合作伙伴,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第二:浩瀚架构开发取得的成功,特别是它的高效性能够让极氪未来可以快速开发出应对不同细分市场需求的产品,新产品的上市速度会远远高于同行。


第三:极氪是一家国际化、全球化的品牌。下一步,大家会看到极氪国际化的具体内容,所以这65万辆不单是中国市场,也涵盖了全球。


第四:在上述布局都实现的背景下,我们也得到了资本的支持,极氪前期七年多时间的投入与布局,我们没有花过外面一分钱,这次引入战略投资者,也不是为了钱,我们不会因为资金问题使得极氪发展受影响,因为我们有强大的控股集团给予支持。



 远川研究所 :65万辆的销售目标中,中国和海外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安聪慧 :我们内部有相关数字,但是现在还不能对外说,我们在国际化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极氪本身就是全球化定位,全球化品牌,我们有全球优势资源为极氪的全球化赋能。



 远川研究所 :2025年进入全球细分市场前三,怎么定义细分市场?这里面包括BBA吗?


 安聪慧 :中高端纯电动市场,包括BBA和特斯拉。



03

极致与边界




 远川研究所 :您现在每天在APP上花多少时间?


 安聪慧 :前段时间问题比较密集的时候,大概每天会花80%看手机的时间在APP上,现在少一点,每天花看手机时间的40%,只要有时间,都会在APP里逛一下,浏览一些用户的文章,也会看用户的评论。



 远川研究所 :你会在APP上直接和用户对话吗?


 安聪慧 :会,但频率没那么高,我觉得这个度必须要把握好。



 远川研究所 :怎么理解极氪提出的和用户共创?


 安聪慧 :在前两天的成都开城活动中,在和大家一起吃火锅的时候,有用户给我提建议,其中一条是,希望极氪001能有物理钥匙,这样在地下室或者网络不好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我觉得有一定道理,于是转达给了团队,但是团队有不同意见,但不是因为成本问题。


我说,那这样吧,用户的意见还保留,你们(极氪团队)再和用户进行深度交流,看看支持的人数有多少,是否是绝大部多数人的想法,我们需要知道用户到底需要什么,然后和他们一起共创。


昨天我来成都的飞机上,看到了成都的用户画像和相关数据,有一半用户选择了电光蓝,于是我在想,成都人非常时尚,非常懂得生活,有情调,会过日子,通过这些数据,能不能和成都用户进一步共创,未来推出一款专门的“成都色”呢?


这和传统汽车是完全不一样的,传统车企研究未来什么颜色流行就做什么颜色。我讲的只是一个小例子,但体现出我们整个经营理念和思路的变化。



 远川研究所 :怎么构建和用户之间积极良性的互动关系,避免被单方面牵着走?


 安聪慧 :打造用户型企业,必须要做到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说到做到,这是极氪团队开展工作的核心。前期,极氪也有过失误,在与用户的具体沟通上面出了问题,在APP上也出现过bug,我们不能回避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要坦然面对,坦率地和用户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远川研究所 :极氪之前出现风波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安聪慧 :极氪从一开始就朝着用户企业发展,当初之所以独立出来,就是按照对用户型企业的学习与理解,进行彻底的改变,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前期出现的风波也是极氪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这是不可避免的,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极氪在不断改进。


极氪只有坚定不移地按照用户型企业去发展努力,才可能成功,但是不这么做一定不会成功。所以,极氪目前不是完美的,但是它一定在朝着完美的道路上努力。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挑战,但只要战略前进方向是正确的,碰到问题不回避,努力改进,积极解决,极氪的成长会越来越好。



 远川研究所 :一家车企从2B转型到2C,对公司架构、流程以及管理层的思维方式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外界比较想知道目前极氪公司的组织架构是怎样的?


 安聪慧 :主要是三大版块,一个产品端,一个用户端,一个资本端,传统整车厂更多专注于产品端,但我们是围绕三个版块调整组织架构,打造成为一个扁平化组织。



 远川研究所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能够赋能主机厂更好地加深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但如果都开直营店,对主机厂的资金来说也会构成比较大的压力,这方面的利弊如何平衡?


 安聪慧 :我是这么理解的:首先我们要明白直营到底是为什么,第一是为了直接面对用户,第二是为了管控价格,做到流程和标准的统一,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成为一家用户型企业。


围绕这套流程,确实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但是你也要权衡,你的战略和方向是不是正确的,如果是因为钱的问题,其实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解决,极氪现在是不缺钱的。另外,也可以开放合作,但是所有的流程、体系、标准和战略方向不能发生偏航,其他问题是次要的。



 远川研究所 :市场上对直营店可能有两种认识,一种是在CBD搞大house,或者像特斯拉一样,开小店面,未来极氪会更倾向于哪个方向?


 安聪慧 :我们会有多种方式,多重探索。我们现在在核心的商圈里面,确实也有一些体验中心,我们也会在城乡结合处规划大型的交付中心,在商超里也会搞一些极氪空间店。我觉得无论是哪一种模式,总之核心不能改变,2C不能改变,直营定价方式不能改变。


[ 新闻来源:远川研究所,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