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调研公司Canalys报告称,今年第二季度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为15.7%,位居整个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二名,与小米(15.9%)仅有0.2%之差。有意思的是,一则有关智能手机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了小米。根据华为消费者业务201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华为上半年华为智能手机发货4820万台,同比增39%。得益于手机出货量及ASP(零售价)的共同提升,手机业务收入72.3亿美元,同比增87%。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8348.htm此前,GFK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增7%,而华为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39%,跑赢大市,其中荣耀手机更是一举发货2000万台,收入26亿美金,整体出货量超过2014年全年,创造行业传奇……
我们知道,华为一举超越了老牌通信设备商爱立信成为全球第一,而进入手机市场才短短几年。这期间终端产业到底发生了什么,华为是怎么做到后来居上呢?而荣耀在短时间内如何爆发。近日,荣耀总裁赵明在接受《通信生活报》(微信:maoqiying2008)采访时,揭开了这个谜底。
1、双品牌:去运营商化。
2007-2008年,华为欧洲做数据卡业务占据80%以上市场份额。在互联网手机智能手机兴起之后,华为对传统运营商的依赖比较强,受到运营商补贴/渠道影响,品牌和营收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在逐渐淡化运营商业务之后,经历了一段波折,到2013年才集中爆发。在形成双品牌后,荣耀品牌基于互联网运作模式定位于年轻群体,华为品牌逐渐面向商务人士,这两者品牌已形成互相支撑。
对于荣耀的品牌优势,赵明认为,中国手机市场很大,有一亿多部手机是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销售。荣耀品牌面向年轻人,基于互联网基因来开发智能手机。荣耀销售渠道以线上为主,兼顾一部分线下公司。荣耀一直坚持线上(互联网)运作,70%以上会通过线上销售,荣耀会一直坚持这一互联网基因。
2、大梦想:余承东的“唐吉可德”情怀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是一个很偏执人,不管在那个领域都在想去挑战“世界第一”。华为内部有时候也在说,老余确实是一个“唐吉可德”式的人物。当初在做华为无线的时候,余总就是说无线要超过爱立信。到了终端之后,他就想终端华为要超越三星,要超越苹果,现在来看,超越三星和苹果还有一些距离,但是华为终端一直有这样的追求。
“华为终端与苹果营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在接受《通信生活报》采访时表示,尽管华为终端营收与利润与苹果存在较大的差距,而缩小差这种距至少有两年时间,最晚大后年(2018年)超越苹果中国市场营收。
3、评苹果:满足人们情感需求
“华为应向苹果学习”,赵明认为,苹果并没有提出极致性价比概念,苹果并不是以低价抢占市场。手机价格也是最高的,但是大家还去趋之若鹜,为什么?还是它在用户体验上或者在个人情感某些方面,满足了我们这方面的需要。
聚焦用户的体验,聚焦产品与服务,聚焦于品质,这是中国的手机行业发展一个方向。很多人说,苹果手机第一眼看上去感觉很一般,但是看时间长了,越看越有感觉,我觉得这个地方是苹果的独到之处。
4、“口水战”:让产品为你说话
在荣耀品牌独立的第一天,华为终端公司董事长余承东就声称,“小米手机太烫了,荣耀专为退烧而来”。赵明认为,互联网尽可能去讲自己,荣耀的团队不允许去跟对手去在互联网上掐架,或者撕逼也好,这样其实来讲,大家清着自清,浊者自浊,还是要敢于让产品为你说话。
以前做B2B业务时,华为很少与跟媒体沟通。而现在做B2C业务,还是要敢于去开放自己,秀出来,现在是个信息泛滥时代,各种信息混在一起,怎么还能让自己宣传能够脱颖而出,这是很重要的。不过,华为从来不去做引导“花粉”做不理性的事情。
5、国际化:掌握专利的游戏规则
小米等国产手机进军印度等市场并非一帆风顺,甚至遭到讼诉,赵明认为,在走向国际化过程当中,华为尊重知识产权,尊重全球专利游戏规则,因为华为融入到整个游戏规则当中,走向全世界不会成为阻碍。
财报显示,2014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2882亿元,同比增长20.6%;净利润279亿元,同比增长32.7%。其中海外主体业务收入超过17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在全球所有LTE网络中,华为建设了超过174张4G网络,建网数量世界第一,占46%市场份额。同时,在全球所有核心4G专利中,华为拥有的数量占比达25%,而华为自有的授权专利已达38825件,其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
目前,荣耀是进入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目标今年海外销售600万台智能手机,全球计划4000万台,海外占比15%左右。在加速海外化进程中更重要深化,华为以后会重点发展一些国家和地区,涵盖了印度、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和欧洲几大国,日本等一些国家。
6、价格战:违背了商业原则
几年前,国产手机前赴后继在搞“价格战”,余承东当时提出精品计划还遭到了诸多质疑。而今天看到华为转型精品战略成功了,于是放弃“小米模式”开始追赶华为。对此,赵明认为“低价竞争的策略违背了商业原则。”
“所谓的良性竞争就是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服务,能够给客户带来一些非常好的体验。”赵明举例子说,今年的6.18网购节荣耀获得销售双料冠军,就是很好的证明。在6.18有一篇文章是《致消费者的一封信》,希望荣耀能够给手机行业加一份荣耀,就是希望未来能够避免价格战。因为“价格战”最终损害的是对产品的投入,希望整个手机行业能够促进良性竞争。
7、华为前景:以客户为中心而非股东。
虽然在华为公司有7万股东,按照任正非的管理理念,领导不重要,老板不重要,用户最重要,你要面向用户,屁股对着老板。譬如,在做3G时候可以投入十年不赚钱,公司可以持续投入。可能在很多追求眼球利益的企业当中,这个产品线早就被砍掉了。
《人民日报》08月03文章“豆腐必须首先是豆腐”称,面对喧嚣汹涌的互联网浪潮,任正非认为:互联网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质,现在汽车还必须首先是车子,豆腐必须是豆腐。正是基于这种清醒的认识,华为在积极拥抱互联网的同时,咬定研发不放松,在智能手机软硬件创新和品质打磨上下功夫。华为不仅坚持把每年营收的10%投入研发,还提出了从“工程师的创新”向“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创新”的战略转变,在进行技术开发的同时加强基础科学和基础工程技术研究,以谋求更具根本性和颠覆性的创新。华为智能手机之所以能后来居上、后劲十足,与其坚守“创新为本、品质为王”的理念密不可分。
观察:
华为终端不断超越并非偶然
“城头变幻大王旗”,余承东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未来3-5年全球大部分手机品牌将会消失。而华为终端具有王者风范,只要能够存活下去,就会成为行业的王者。
不错,华为确实有成为王者的底气和风范。几年前,在国际上,华为遭遇到欧美的围追堵截,在舆论上,华为不断被媒体妖魔化。然而,华为无线领域营收却成功地超越了爱立信,这在几年前没有人会相信。而今天,用任正非的话说,“我们的竞争对手,就是我们自己……”
华为走出藩篱,走向成功并非偶然,主要理由是:
其一、高层逐渐互联网化。从笔者接触华为10多年来,华为高层从任正非到员工逐渐适应移动互联网的节奏。尤其时“大嘴”余承东已成为手机行业的明星,每次采访余承东,无论是社会媒体、行业媒体以及自媒体都显得很兴奋。与雷军“自我表扬”不同,余承东处处揭华为的“伤疤”。譬如,最近的一次采访,有媒体的标题为“华为终端四年来都做对了什么?”将华为失败的一系列产品逐个进行罗列,深挖华为的“痛点”。其实,这些都是余承东在媒体群体采访放出的猛料,对自己的短处不再避讳。
其二、精品战略逐渐被国人接受。正如名导冯小刚说,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永远是国产东西应便宜,进口都应该贵。为什么呢?进口的东西做得精、质量好,国产的东西糙,所以便宜一点,我少花钱了就不要求质量,糙点就糙点,这是长期形成自己产品和国外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价格差异。余承东早在几年前就反对“白菜价”手机,“一意孤行”要打造精品手机。当然,当时就遭到了诸多产业链人士的质疑和发对。华为mate7的成功并非偶然,今天华为终端每月超过1000万的销量,可以证明放弃机海战术,走精品路线是对的。华为2014年研发投入408亿元(折合66亿美元),占当年营收的14.2%,较2013年大幅增长29.4%,向业界“秀”了自己的肌肉。
其三、余承东的“唐吉可德”情怀,已成为华为所向披靡的精神动力。在国际市场,中兴和华为早已成为中国制造的标志。然而,华为手机起步迟,一直向中兴学习,余承东预计今年华为消费终端营收将从去年68亿美元增长到90亿美元,而这一数据将中兴远远地抛在后面。事实上,笔者与华为人接触,他们聊的话题也不再是中兴、小米,无论魅族、酷派。由此可以看出,华为终端的“野心”不再是超越小米、三星,而是全球第一的苹果。在互联网上,一些网友评论认为,超越苹果这是一个梦想,甚至是一个笑话。在你看完爱立信与华为10多年来风云变幻后,你就不会觉得超越苹果是一个笑话,而是有可能成为未来几年的真实历史。
不过,激进的华为也有其软肋,譬如太过于狼性,会引发过度解读,遭到欧美的打压,在所难免。另外,全球整个通信市场利润每况愈下,手机行业遭遇“红海”,而新的互联网公司不断涌入,未来华为如何在“互联网+”有新领域的突破(譬如,余承东说的下一代手机;智能穿戴,还是?),如何保持持续性的增长?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考验着年轻而激进的华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