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前几天正式推出了第十一代酷睿移动处理器,据称比上一代酷睿处理器性能最高提升了40%,同时支持PCI-E 4.0、LPDDR4X、USB4.0、雷电4等接口,可以说还算得上诚意满满。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用户根据Intel十一代酷睿处理器的型号去购买产品的话,比如说笔记本,那么可能两款笔记本采用同样规格和型号的处理器,但处理器之间的性能差异却能达到40%。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9/418102.htm这是怎么回事呢?从传统来看,Intel的处理器的温度和频率,都和TDP有关,TDP功耗越高,温度和频率也会越高。当然,现在AMD和Intel都采用了所谓的睿频机制,让处理器能够在短时间内解放额定电压上限,相当于透过自动超频来提高处理器时脉,并于过热风险出现的前一刻降速以确保安全。不过即便如此,Intel还是会习惯用TDP来定义处理器,反正厂商采用什么样的处理器,性能如何,往往我们通过型号大概心中就有数了,因为每种型号的TDP是固定的。
不过在十一代酷睿移动处理器上,Intel对这项传统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变,不再用TDP来规范处理器,而是给出了一个模糊的范围,也就是说一颗处理器可以在一个电压运作范围中工作。比如第十一代酷睿处理器的UP3系列,算是高功率版本的产品,这些处理器的运作范围是12W-28W,换一个说法就是他们的TDP有可能是12W-28W中的任何一个数字。
Intel其实做的事儿就是把处理器的运作范围电压规划了出来,至于处理器具体的TDP则交给OEM厂商,也就是各大笔记本厂商,如果笔记本厂商需要处理器性能强一点,那么就可以将TDP设计到28W,如果笔记本厂商需要处理器更节能一些,那么则可以把TDP设计到12W。
不过这也意味着用户已经无法根据处理器的型号来判定性能了,因为如果两款笔记本都采用i7 1185G7处理器的话,如果一颗处理器TDP为28W,另一颗处理器的TDP只有12W,那么两者的游戏性能最大差距会超过33%,如果加上其他单核性能和多线程性能的话,两者的性能差异最大会超过40%,这对用户而言是难以想象的。
Intel的本意很简单,通过厂商的需求,进一步将同一处理器的市场定位再度细化,这样给消费者更多选择。但是对消费者而言,就比较麻烦了,因为谁都希望自己的笔记本又轻又薄,性能又好还省电,但是现在买笔记本,哪怕两种品牌采用相同的处理器,用户都无法判断谁的性能更好,除非厂商刻意将处理器准确的工作电压标识出来,但我们怀疑这种可能性很小……
那么用户要怎么才能知道自己购买的笔记本性能到底是强还是弱呢?目前由于还没有软件来支持查看十一代酷睿处理器的具体TDP电压,所以用户只能自己测试才能知道性能,所以在购买笔记本的时候,即使用户知道自己想买什么处理器的笔记本,恐怕也要多在几个笔记本上跑跑分才能做到心里有数。当然如果未来有CPU-Z这样的工具,可以明确指出十一代酷睿处理器的工作电压的话,那对用户就比较省心了。
目前Intel没有打算用进一步提供识别方式,帮助消费者区分CPU是在哪一种功耗下运作,Intel认为当前Core i3 / i5 / i7 / i9的品牌结构,已经能够让消费者明确辨别他们对于产品处理器性能的需求。换一个角度来说,Intel的确认为同一颗处理器有可能出现40%的性能偏差,但他们认为这并不是什么事儿,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就已经通过型号和厂商的宣传了解了产品的特点。
不过就我们看来,Intel总是习惯将自己的思维强加到用户身上,如果两种相同型号的处理器,性能有着较大的不同,而用户又无法区分的话,这显然会让用户在购买时感到犹豫。而且按照Intel所说,十一代酷睿处理器相比十代酷睿处理器最高有40%的提升,而十一代酷睿处理器同一个型号的性能差异最高又能达到40%,这岂不是意味着用户买一款十代酷睿处理器就可以达到同档次十一代酷睿处理器性能的最低标准了?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