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EEVIA年度中国ICT媒体论坛暨2016产业和技术展望研讨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1/286348.htm时间:2016.01.14 下午
地点:深圳南山软件创业基地 IC咖啡
演讲主题:新一代InnoSwitch在快速充电器方面的应用
演讲人:阎金光 (Jason), Power Integration高级应用工程师、实验室经理
主持人:快充随着魅8的出现越来越成为热点,快速重点器的设计有哪些挑战?我们今天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Power Integration公司从事了24年技术开发和技术经验的 Jason。今天PI的专家除了分享快充方面的设计挑战,也会介绍新产品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可以帮助智能移动设备制造商缩短产品相应的开发时间,以及推出性能更高的快充产品,有请Jason做详细的介绍。
Jason:我今天主要讲到充电器应用市场的趋势和一些新的产品。首先对Power Integration做一个简介,另外讲一些行业的趋势,涉及到智能快速充电的解决方案,第三方面是我们最新推出了InnoSwitch产品,包括InnoSwitch -CP,也会介绍一下它的市场应用。
PI公司是美国的半导体上市公司,成立于1988年,主要致力于高压控制线路的集成芯片供应商。我们出的产品都是高效节能的,用在低碳环保方面的使用,包括我们最大的特色,质量是非常好的产品,我们是这样一家公司,交付能力也是没有任何的问题。我们在所有的线上、线下都提供了完善的设计工具,我们给很多电源工程师做了实验。开关本来是相对比较新兴的技术,那时候还没有经验,所以现在把我们的经验给大家做参考。另外,我们是一家财务状况良好的上市公司。
我们的产品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第一,AC-DC的快速充电器,电源应用的一些领域,包括每个人手机用的充电器,还有家里的适配器,都是有电源供电的。第二,我们是LED照明,这也是比较火的行业,中国很多都在做大功率的LED照明,包括家里也有使用,其实里面也是一个开关电源,是对LED的控制,我们的产品也满足LED市场。最后一,我们公司曾经收购了一家公司,他们有高可靠性的ICPC,对高铁、风能、电能都有涉猎到。
讲一下电源转换的行业趋势。我本身在中国做开发电源,从线型降压电源开始一直到现在,体积越来越小。现在最新的趋势是做快速充电。大家都有在使用手机,屏幕做的越来越大,内部电池的容量也做的越来越大,用苹果手机,我们回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充上电,方便第二天使用。我们看到右下角手机常用的充电器(见PPT),中间有一个电缆连接到电源和负载之间,也可以是一个平板。充电器在以前的充电过程当中只是人为的提供一个电压、电流就好了,你提供多少功率我实现多少消耗,然后对电池充电。现在随着快速充电的要求,现在要做到一个目的,实现手机跟充电器的双向通讯,这种通讯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尽快增加电池充电的效果。我们看到电源必须对来的指令有一个反应,改变它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这种电压、电流的改变能够对手机电池实现快速充电。
我们以前做的,比如说手机,以前用的最多的是5伏1安,现在是5伏2安,想再快可以到5伏10安,但是带来电压的影响,输出电缆线有很强的影响,你的电压越大,功率损耗越大,到一定程度电压非常低了,再低电池就无法充电了。在电池使用过程中线的损耗非常大。随着业界的发展,我们提出来了,如何增大输出功率?能不能把输出电压抬高?做一个比方,5伏2安是10瓦,把电压抬高了,电流维持原来的电流,功率就加大了。但是电流没有增大很多的情况下,在输出电缆的损耗就没有增加太多,这最初快充的想法,就是把功率抬到最大实现充电。这样就实现充电速度更快,我们损耗上也有降低。在市场上大家已经看到了,我们有不同的充电器,今天我们也给大家送出小的快速充电器,实际上是改变输出电压的,输出电压抬高了以后功率就加大了。
要实现快充,要实现充电器端和手机进行通讯。这就涉及到通讯协议的问题,什么样的协议来沟通这样的信息?这是交流变直流的充电器电源(见PPT),这个电源输出,我们在旧有的的充电器当中,以前的旧充电器电压永远是5伏,经过这个负载线、USB线连接到手机当中去。这边有不同的连接接口,所以我们有不同的方法,在USB的电缆当中,我们的指令是通过数据线传输的。这根数据线有一个通讯协议,通过D+、D-的方式传送信号,这种方式我们最早见到的是QC2.0,还可以从9伏跳到后面这种,还有可能跳到20伏。现在说一下QC3.0,QC2.0输出的电压是进行不同的输出渐变的充电过程。
D+、D-之外还有V+、V-,还有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我们可以发出指令,我们电流可以发几个脉冲,我们可以看到输出电压是抬高还是降低,这也可以实现输出电压的控制,只不过这个控制不是2.0的D+、D-,而是母线的控制,包括之前我们看到PD+(音)的协议,现在看来这种协议不能再扩散了。现在协议市场,各家都在做自己的协议,三星有自己的,华为也在出自己的通讯标准,现在还没有完全统一下来,因此比较混乱。最后PD协议将引入,因为这是相对更完善的协议,但是有一些厂家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可能会开自己的通讯协议。
苹果公司的接头是lightning的接头,输出电压比较大,5伏2.4A也是十几瓦的功率,他们也在研发自己的快充方案。
国内某家公司,他们自己定制的是增加输出电流方式,还是5伏输出,但是达到25瓦,这是比较大的充电功率。这种方式带来一些问题,接头要特殊定制,包括线质量非常好,不然损耗非常大,也会发热,手机端的接头都是特别定制的,如果跟行业不太融合,一个是成本比较高,也是比较独特的。前一段时间我们在国内开关于快充的会议,这家公司也在主导快充国家标准,现在还是战国时代,大家各做自己的协议。
前面也有讲到Type C,Type C是将来的发展方向,它充电可以实现10瓦到100瓦功率的传输。实际上Type C也可以实现连接,它的电缆目前比较贵,市场成熟起来还需要一定的阶段。
刚才有提到QC2.0,现在最新出的高峰协议叫QC3.0。左边的是QC2.0的充电方式(见PPT)这样来看只有三档电压可以跳跃。现在最新出的这种叫做QC3.0,这并不是一个5、9、12三个台阶的电压,它是可以连续变化的电压,从6V-12V是连续变化的电压。QC2.0的时候,手机充电真正变化并不是利用充电器的横流进行控制,手机内部有DC电源,把你输入的电压变成可充电电压,随着慢慢充饱,数字电压慢慢升高,最后会百分之百的充满。我们内部的DC/DC的效率跟手机发热是相关的,如果效率不高,充电的时候你一摸手机温度是比较高的。以9V和12V输出的电压可能效率不高,随着能量慢慢充饱,电压慢慢往上走,这样DC/DC永远维持比较小的压差,这个对手机发热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在无线充电方案当中,如果DC/DC用这种方案来做,可以用3.0的方式。相对QC2.0来说,QC3.0会使手机充电的时候发热降低。我们从6V可以两个档位的逐档跳到12V,我们的InnoSwitch可以满足这样的特性要求。
我们再谈功率方面,如果是QC2.0,输出充电的时候可以看到12V功率比较大,12V1.5可以充到18瓦,随着电压慢慢走,功率不到18瓦。右边的QC3.0是连续变化的,从这条线走到这边,电压下降的情况电流在增大,电压改变的时候这个电流在减少,所以我们始终保证输出电流18瓦,相对QC2.0,QC3.0可以输出更大的功率。所以从快充效果来看,用3.0比2.0充的速度更快。
快速充电器面临一些重大的挑战,以前没有快充方案,大家做的是5伏1安或者5伏2安,我们需要做功率密度高的,现有的外观当中,把功率加大,这些元器件能不能放进去就是很大的挑战,就要求所有元件数目少,效率做得高。做快充的时候输出电压是变化的,我们以前做开发电源的时候,当电压固定的时候可以非常容易的优化效率,现在不同工作阶段电压从高到低有一些变化,这时候电压效率表现不一样,意味着电压也不一样。我们做变压器设计的时候要针对不同的电压进行设计,包括要考虑到圈数和杆量(因)等的影响,这就是技术方面要考虑的。包括快充的时候,市场上还有2.0的产品,你做3.0的时候要考虑到2.0的情况。
最后一方面是可控的控制机制,从5伏电压慢慢增加的时候,如果电压变化比较剧烈,可能后面的电路会被烧掉,如果有过压保护动作的话可以,如果过压保护不当的话,就要看你本身有没有导流的情况,比如说从6伏升到6.2伏是慢慢上升还是一下上去6.2的。
InnoSwitch有不同的系列,这个系列会讲到InnoSwitch-CP,始终都是保证18瓦输出端的高负载供电。右下角是原理图(见PPT),这个是典型的初次级电源,如果防止不要手指触摸碰到,所以是绝缘的,在以前旧有的电源当中有初次绝缘的,人手触到次级这一段不会有触电。我们现在是初级和次级之间跨阶的。次级侧有两个控制器,初级的是一个开关对一个开关操作,次级的是对输出电压和电流都进行监测,这种监测的目的是可以进行更精确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控制。这就是初次级的情况。我们的InnoSwitch是在初级和次级之间,还有一个同步诊流技术,如果你对开放电源有认识,最早我们是用二极管诊核,这里面有一些问题,某些情况下这两个如果同时开通,就会造成闸机的危险,如果提高到单片,我们可以精准的控制,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现初级和次级两个开关同时开关的情况,这是InnoSwitch第一个实现了初级和次级之间的控制。初级跟次级的信息交换是通过PluxLink实现,我们利用这个实现初级和次级的交互。
我们之所以采用这个方式,是因为直接输出电压和电流可以进行精确的控制,这是初级的方式中不太存在的优势。
既然说这个IC是在初级和次级之间,首先关心的是一旦出现故障会不会出现短路,一旦短路人手触摸到就有触电危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所有的产品出产之前都会自动测试,都会做这种6Kv的脉压测试,不会让人有触电的危险。既然它是安规器件,就要通过UL、TUV、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认证。内部的质量监控当中,我们也要保证初次级隔离,所有电源做好之后要做不同的故障测试,所有的故障测试中都可以得到安全的保障。
InnoSwitch-CP专门应对QC3.0开发,有两个型号,最大输出2.2W。如果你带着这个充电器满世界出差,右边有一个输出功率表(见PPT)。我们集成反激控制器及650V MOSFET,这边有两个控制器,初级的MOSFET的开关是通过次级,让你开就开,让你关就关,但是要避免两个MOSFET同时开关。这是电压的检测,同时输出电流的检测,所以无论是电压、电流都会实现非常精确的控制。
右边是我们的IC,左边是一个初级侧,右边是次级侧,我们是比较宽的IC,是跨了初级和次级之间的IC。我们做IC封装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安全要求,还有一个5000米海拔,国内有一些海拔比较高的地区一要用到,所以在IC本体方面做大概9毫米的发电间距(音)。
InnoSwitch-CP可以为QC3.0甚至USB-PD提供最佳性能。我们知道CP是指12V-6V区间,始终是18W的线(见PPT)。因为做精确的次级输出,所以我们要任何情况做到正负3%的稳压精度。一般做到5%,初级的做到3%的精度非常难。在整个负载方面可以实现高于90%的效率。我们也知道功率要做高,电源做到现有外壳当中把功率做大,这个散热有问题,怎么办?要把效率做高。空载功耗可以小于10毫瓦,很多人家里充电器不会每天拔下来,但是只要充电器插在上面就有功率消耗,按照国际的标准要小于0.1瓦,所以我们可以把空载功耗小于10毫瓦,你把充电器插在墙上可以做到不会有任何电的消耗。全面保护功能方面,包括输出过压保护、输入过压保护,还有过热保护,充电器有问题的时候内部会发热,如果人不在家,这个充电器可能会有故障造成火灾。所以温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功率就停止输送了,停止开关操作了。
InnoSwitch-CP的恒功率输出可以为QC3.0应用提供最佳的充电性能。你做4安培、5安培这些,会有充电器的性能测试。如果采用QC2.0的话,输出电压有三个档,12V、5V、9V,12V可能是1安培或者1.2安培,所以电压尽管抬高了,但只是减低了输出电缆的损耗,功率并没有增加太多,这是QC2.0带来的局限性。虽然输入电压改变,本身的效率也在变化,所以这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如果我们采用了这种QC3.0的话,是这样一条斜线下来的,我们可以实现最佳的功率控制方式。在旧有方案当中这一块功率永远用不到的,所以过剩,原因是什么?我们保证这两个点的功率。如果这个功率比较大,电源成本会上升的。另外,我们这个可以兼容QC2.01协议。
轻松满足效率标准,有不同能效标准,效率方面有平均效率,从10%-100%的负载,包括10%负载的时候也有效率要求,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效率,轻松的满足效率标准要求。
这是具体的20WQC3.0的快速手机充电器的原理图(见PPT),这里展示不同的性能表现。我在前面都有涉及到,看到整个完整的原理图当中,前面是滤波,后面是完整的InnoSwitch,后面是变压器了,这边实现了快速控制的IC,所以它有全套的快速充电的解决方案。
CHY103完全支持QC3.0的协议,它是物理型接口的IC,同时可以兼容QC2.0、QC3.0。静态功耗可以做到0.75毫瓦,整个充电器空载功耗也非常低的,可以做到10豪瓦。
它有一些保护功能。右边这张图(见PPT)大家可以看到,如果电源可靠性不高,会有这种烧坏的现象,如果这样的充电器放在家里会有很大的危险。我们这个包括过压保护、过热保护,远程光照也有保护,通过手机端发信号发给充电器,充电器会关闭操作。
实现InnoSwitch-CP可以实现ChiPhy的轻松设计。对整个元件公差不敏感,我们的变压器会实现非常优化的选择。我们讲到InnoSwitch-CP是恒功率,恒功率输出可以消除成本和对整个功率的浪费。直接控制输出电压电流,可以实现对输出精准的控制,通过这个方式改善效率,降低冲电气的风险。最后,我们是初级和次级之间的连接。
InnoSwitch这个产品系列大概可以做到23W、24W左右。还有其他的产品,这个是用在充电器的,这个是用在功率更高的35W左右的充电器(见PPT)。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