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或将推出不到20万的纯电车!小鹏融资总额超160亿人民币!|一周大事件
来源:电动车公社 发布时间:2020-07-26 分享至微信


哈罗大家晚上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一周大事件》跟你汇总几条近期新能源车、智能互联相关的大新闻,同时还会进行简单的分析或点评,其中可能包括行业动态、最新政策、新车发布等等。一起来看下上周的大事件吧~



1、

小鹏获得近5亿美元融资

P7现有订单量可观


小鹏汽车宣布完成C+轮接近5亿美元融资,主要投资方为Aspex、Coatue 、高瓴资本和红杉中国。本次融资的钱将主要用于新车研发、营销渠道扩展以及无人驾驶软件的研发。


而据企查查信息可知,目前小鹏已经融资10次,融资金额至少超过160亿人民币。

 


在汽车市场寒冬中,资本市场对于造车新势力的投资愈加谨慎,小鹏成为继蔚来、理想后第三家获得融资的造车新势力,可以看出资本非常看好小鹏,本轮融资过后小鹏估值超过40亿美元。

 

社长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小鹏P7研发费用超过30亿,为了将P7打造成“爆款”的车型,P7几乎是贴着成本定价,可以说小鹏把身价性命押注在P7身上,这也造成“成也P7败也P7”的局面。


所以这5亿美元是确保小鹏拥有新势力头部争夺赛中的参赛资格,对于小鹏来说很难得很重要。

 


另外,小鹏准备上市的消息早已经流传出来,此前“小鹏汽车27位股东全部退出”、“47位股东集体出质全部股权”、“股东正式小鹏汽车在搭建VIE架构”,种种迹象表明小鹏正在为IPO做准备。

 


不过,参考已经上市的蔚来和即将上市的理想来看,两家旗下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蔚来ES6和理想ONE,而小鹏现有的G3车型,与19年销量超过1.6万辆的成绩相比,2020年上半年销量不足5000台成绩明显走弱,目前想要打造的爆款车型“P7”成为关键。

 


社长之前分析过,小鹏手里是有一定P7订单积累的,足够让小鹏的销量支撑一段时间,真正考验是P7在这一轮订单消化过后的的表现。

 

 

 

2、

理想汽车为何着急

于本月底赴美上市?


理想汽车计划于北京时间7月31日晚间正式以"LI"为股票代码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理想汽车也有望成为继蔚来汽车后,第二家在美上市的国内"造车新势力”。

 


理想6月交付量仅为1891台,实际在理想在6月中旬已经交付1305台并突破交付1万台的大关,而后半月仅仅交付500余台。

 

社长判断理想出现交付滑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理想之前积攒的订单已经被消化完,这对理想来说是一个不利好的因素。

 


截止2019年,理想只有20家门店,仅覆盖全国18个城市,辐射范围小成为限制理想销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理想需要尽快破圈,在更多城市铺设门店来开发市场,按计划今年内新增60家门店,需要大笔资金,上市筹资是最快的解决方法之一。

 


理想能够如此顺利的步入上市环节不得不提到关键投资人— —利欧股份,理想汽车A轮7.8亿人民币由利欧领投,A+轮利欧也参投1亿人民币,两轮投资过后,利欧持股15.8%成为第二大股东。

 

理想汽车在2016年A轮融资时,与利欧股份签署的投资协议,按照约定理想必须在A轮投资后6年内进行IPO,如不能如期上市,利欧将撤出对车和家所持有的股权,并要求车和家将其持有的股权按年利率8%的价格进行回购。

 


其实利欧也在帮助理想一步步实现IPO,之前就有消息,利欧在帮助车和家搭建VIE架构。不过距离约定的最后期限还有两年,对于理想来说时间绰绰有余,为什么如此迫切的寻求上市呢?

 


实际对于理想来说此时上市时机尚好,在新能源汽车领导者特斯拉的带动下,新能源汽车厂商被资本看好,无疑此时上市可以获得更高估值,意味着理想可以拿到更多的钱,对于目前处于大面积扩张前的过渡期的理想来说非常重要。

 

不过IPO成功并不代表理想可以安身立命,只是获得了一张可以继续大幅扩张的门票,毕竟蔚来曾经历过濒临退市的危机。

 

 

 

3、

大众将万向一二三锁定为

动力电池供应商


大众已将万向集团旗下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以下称“万向一二三")锁定为新的动力电池供应商,订单规模在百亿元以上。

 


大众继选择宁德时代、收购国轩高科后,把目光又转向万向一二三。


按照计划2025年大众亚洲动力电池市场需求量将达到150GWh,很明显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并不能满足大众的如此大的胃口,大众必须再选择一到两个电池供应商。

 

大众选择万向一二三,不仅仅是因为要满足庞大的装机量需求,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大众非常痴迷小众的软包电池,之所以说小众是因为2019年国内市场软包电池装机量仅为5.6GWh,市场占有率仅为9%。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

 

目前国轩高科、宁德时代、万向一二三均向大众供应软包电池,实际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届老大,实力自然不用多说,而万向一二三19年装机量并没有排上榜为什么大众还要选择它呢?

 

其实万向一二三的母公司万向集团是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实力雄厚,自然万向一二三将会有巨大的潜力及上涨空间。


去年万向集团斥资867亿元打造万向创新聚能城,其中锂电池项目年产可达80GWh,预计2022年底竣工。项目落地后,万向将会有能力为大众供货。

 


另外万向一二三是专注于小众的软包电池,虽然2020年上半年装机量仅为93.9MWh,装机量不高。但软包电池领域排名第四的成绩还是比较靠前的,这就非常符合大众的口味,未来软包三元电池将成为大众主要装机电池。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

 

而软包电池在国内市场并不受到欢迎,而万向一二三主打软包电池,这是其市场占有率低的主要原因,能够拿到大众的订单对于万向来也说是极大的利好。

 


 

4、

特斯拉柏林工厂

年产能将高达200万辆


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每年的产量最高可达到200万辆。这是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产量的两倍多,沃尔夫斯堡工厂是汽车行业内最大的生产工厂之一。

 


大众沃尔夫斯堡占地为650公顷,雇佣超过6.2万名员工,年产能未达到100万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工厂之一。

 


以上海工厂为例,占地面积仅为86公顷,年产量就可以突破50万台。


按照最初的规划,柏林工厂Model 3/Y的年产量可能会超过50万辆,以柏林工厂在占地面积达到300公顷的体量来算,想要达到年产能200万的目标难度并不会很大。

 


不过特斯拉柏林工厂年产能200万辆的目标,短期内实现的可能性却并不大,将会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产能爬坡后才能实现。

 

你可能不知道200万辆意味着什么,给你列个数据:2019年欧洲新注册的电动乘用车仅为55.86万辆。


这也就意味着,特斯拉柏林工厂需要造出2019年电动车总销量近4倍的特斯拉,而这200万辆如果全部投放到市场上,将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

 

 

 

5、

特斯拉发布二季度财报

连续4个季度保持盈利


特斯拉发布了二季度财报,营收为60.36亿美元,虽然比去年同期的63.50亿美元下降5%,但是依然盈利1.29亿美元,已经连续保持4个季度盈利,趋势向好。


财报显示,营收为60.36亿美元,净利润为1.29亿美元,而去年同期的净亏损为3.89亿美元,已经实现了不小的进步,连续4个季度的盈利,也意味着特斯拉股票可以纳入标准普尔500指数。

 


社长为大家梳理了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的几个关键点:

  • 特斯拉超级工厂落户得州奥斯汀;

  • 未来将推出一款紧凑型车;

  • 以后可能做APP Store软件商店;

  • 弗里蒙特工厂Model 3/Y年产量将达到50万台;

  • 上海工厂Model Y将于2021年首次交付;

  • 年底Model 3国产化率将达到80%;

 

特斯拉能够在第二季度实现盈利成绩来之不易,上海工厂的贡献功不可没,受疫情影响弗里蒙特工厂第二季度停工46天,这对于产能主要来自于弗里蒙特工厂的特斯拉来说,实现第二季度盈利的可能几乎被灭绝。

 


好在上海工厂在政府的领导下,早已回复正常运营甚至超过疫情前的产能水平,努力拉回弗里蒙特工厂失去的产能,这才让特斯拉取得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的佳绩。

 


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后,股价飙升至1592.33美元/股市值突破2951.72亿美元。

 

此前加州阿尔梅达县政府禁止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厂复工,马斯克扬言要将特斯拉的总部和未来业务迁往得州或内华达州时,就有不少州政府就向特斯拉抛出橄榄枝。


特斯拉最后选择得州建厂,因为得州具有的优势在于这里聚集着很多高科技企业,有便于特斯拉开展合作。

 


最新消息是,特斯拉得州工厂已经开始破土动工,这非常符合马斯克效率主义的办事风格。

 


关于紧凑型车,马斯克早在16年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斯拉可以在三年内打造售价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万的电动汽车,让特斯拉变成“人人都买得起”的电动汽车品牌。


此次马斯克再次证明了此事:将于Cybertruck后,再推出两款电动车,其中包括一款紧凑型车型。

 

虽然这一目标明显又跳票了,但社长知道马斯克吹过的牛一个个都会实现,只是早与晚的事儿而已,而十多万的特斯拉也终于距离我们不远了。

 

[ 新闻来源:电动车公社,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